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双主”效能的发挥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双主”的含义及其效能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家长的帮手等方法,充分发挥“双主”的效能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双主;效能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双主”的含义及其效能作用
所谓“双主”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而愉快中学习,获得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双主”教学不再是仅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化,主动化,而是把教师的作用也纳入到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中来。其主导作用仅是其主体作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始至终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操作情境等诸多情境,并在这些情境中渗透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情境自主、自觉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思考、讨论、研究、总结、补充与发现中获得新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适时地介入其中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学到新知的基础上,领悟并掌握数学学习、研究的方法。因此,“双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效能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中“双主”效能的发挥
“双主”效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双主”效能作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2.1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实践出真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尤其是小学生比较爱动,他们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一坐就是一节课的时间,因此,给他们多创设一些可以动手操作的情境,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说,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动手操作情境,有利于“双主”效能的充分发挥。
比如,笔者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就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动手操作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做一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总结。
操作1:让学生在草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按照画好的边缘整齐地剪下来。(等学生全部剪好后再进行下一步。)
操作2: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一条线,将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学生的剪法各不相同,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剪法。)
操作3:怎么才能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大小是不是相同?(重合叠放)
在这样的操作基础上,教师只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便会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点拨1:你手中的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关系?(三角形面积是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二分之一。)
点拨2:你手中的三角形哪条边与原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个边对应?这个三角形的高又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让学生指出来。)
点拨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点拨4:你能否根据以上的讨论、分析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双主”教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便学习到了新知识并能掌握、运用。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梯形面积计算便更加容易。因此,在“梯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只是简单的回顾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以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推导。
像这样的“双主”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也同样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新知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及发展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创设生活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家长的帮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爱张扬,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和赞扬,在夸奖和赞扬声中,他们越发地积极和努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造适合学生特点及知识结构的生活情境,给孩子表现和张扬的机会。
比如,笔者在完成了“利率”这一内容的教学后,便给学生留了一个机动灵活的课后作业,并且让他们结合自己家的实际,完成一道或几道与利率有关的作业题。笔者在留这个作业时,仅做了如下的提示:
提示1:你们家或是亲友家里采取的存款方式是什么?是定期1年、2年、3年,还是5年?是逐年存之后,再逐年把本金和利息存入,还是两年整存整取?
提示2: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存款方式?
提示3: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存款方式更好?为什么?
在这样的几年提示性的问题指引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们很高兴地回家与家长进行了互动式的讨论,还有的学生与邻居一道进行了分析,还帮他们计算了一下怎么存款更合适。从学生们的作业汇报,笔者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表现也赢得了家长及亲友的好评。
有的学生在家长的指点下,交上了三道不同存款方法所得不同利息的作业题。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扩展,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对巩固、理解、拓展课堂中所学的数学内容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有的学生甚至还主动要求家长陪同,到银行将自己的零花钱存了起来。很明显,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于无形间教育了学生。他们树立了健康的理财意识,初步掌握了科学的理财小方法。
3结束语
除此之外,发挥“双主”效能作用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引导或示范性的指导学生通过结合教材单元目录并借助回忆,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完成知识的自主梳理;通过综合问题的提出,给学生创造一个小组间相互协作、共同讨论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猜测、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同时,渗透数学学习及研究的方法;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习惯自编和改编,增强学生的学习力。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双主”效能作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能够寻找到适合学生实际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占玲,占小红,徐辉.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双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03)
[2]姚巧英.对双主体互动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2(08)
[3]侯海立.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双主”课堂教学[J].新疆教育,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