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中数学教学中错例巧设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错例巧设策略

日期: 2014/4/27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被体现的相当充分。为满足现当代教育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错例巧设策略备受关注。错例巧设策略是一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新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一下示错情境如何设计,然后阐述一下如何利用错误资源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错例 策略 高效课堂
  
   1 示错情境的设计
   为了能有效地让学生们正视自己的知识错误,激起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们对数学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的设计示错情境就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效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是学生们有效吸收、消化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是新课改中明确的要求,它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进而有效地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高中生。
   1.1有关示错情境的设计原则
   所谓示错教学不言而喻,就是把同学们在学习中易犯的错误展示出来,然后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犯同样的错误,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果。错误是一种很好的反面教材,能发挥很大的启示作用,所以,要想使高中的教学课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就必须充分的利用示错情境。对于每个人来说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出错是一种正常现象,日常教学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很快的从错误中走出并利用所犯的错误提高自己,这才是解决错误的最优的方法。
   由于高中生所犯的错误原因各种各样的都有,为了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针对造成错误的不同原因来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在设计示错情境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示错情境的主要原则有及时性、主体性、巩固性、针对性等。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设计示错情境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对于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使学生真正的学懂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1.2示错情境的设计
   ㈠新课中的示错情境的设计
   数学老师在教学课堂中,要精心设计与所导入的新的教学内容有关的示错情境,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吸引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为课堂的实质性教学做铺垫,这样以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源头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些。
   例如,高中数学老师在正余切函数的图像知识教学中: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应该让同学们独立的对教材相关知识学习一遍,积极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来画出正余切函数的图像来。由于每位同学的自我学习能力不同,所以通过自己的学习画出错误的图像是正常现象。数学老师应该把学生们画错的图像挑出来进行分类,对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易错的图象展示出来进行示错教学,老师可组织同学对错误的图象进行积极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找出图象错误之处,然后让同学们了解到正确画出正余切函数图象的方法。
   ㈡复习课中的示错情境设计
   为了让学生们对新知识的解法了解的更加透彻,熟练掌握知识的本质,数学老师就该在示错情境的设计方面多下功夫,首先要让学生们对知识点产生质疑,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就能让学生们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数学老师应该在复习课中让学生们判断一些常见的错误习题,有利于对不同的方程进行区别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
   ㈢讲评课中的示错情境设计
   当前,提升高中的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课程即是讲评课程。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评课上展示一些学生们易犯的错误,然后引导学生对其示范产生质疑的心理,让学生们去找出解题的正确方法,最后老师在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易犯的错误,使学生避免以后出现同样多的错误。
   例如:设f(x)是在(-1,1)上的奇函数,当-1﹤x﹤0时,f(x)=-2x2+3x+1,求当0﹤x﹤1时,f(x)的解析式。
   有的同学的解题过程为:
   .......
   老师在实际的课堂上,通过展示同学们所犯错误的例题,引发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因而纠正了错误,同时也深化了学生们的思维。所以,通过讲评课设计的示错情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求知的欲望。
   2 利用错误资源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从发展方面讲,学生所拥有一项在学习过程中出错的特殊权利。对于同学们犯的错误笔者认为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巧妙地利用,将学生们犯的错作为促进他们进步的教育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㈠让学生正视错误
   就老师而言,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不该回避,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们找出错误的原因来,进而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这也是所有老师所面临的抉择。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所犯错误的认识,若回避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若老师能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们所犯的错误,那么作为学生就不怕暴露自己的错误了,这时学生们就乐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应该把学生们在课堂上出错视为一种必然现象,并允许他们出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加以利用,是增强发现意识以及探究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㈡错误的预设
   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大部分都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老师要善于对其进行捕捉,并合理的修正、辨析错误,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搭建起合理的知识框架,同时对学生们的思维的灵活、创造性进行训练。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设下一些陷阱,故意让学生去抓,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的精彩。
   ㈢错误的巧妙应用
   没有错误的一节课不代表是好课,若一节课能很好的利用错误资源照样是好课。错误稍纵即逝,因为它是动态生成的,但它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把学生们在认知中出现的错误当做是教学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展示错误,故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但不要很快的去同化他们的思想,应该顺应学生们的认识,通过交流对错误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剖析,去挖掘隐藏在错误背后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当中求真知。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们对不熟悉的事物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进而指引他们进行探究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建明.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情境”的设计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10):98-99.
   [2] 殷伟康.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策略[J].上海中学数学,2012,(9):124-125.
   [3] 石小利.浅谈高中数学错题集的建立[J].学周刊:B,2011,(10):60-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