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核心是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伴随着走向国际化的中国,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认定标准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外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传递信息,开展社交活动。这就要求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也要创新、提高,既要让学生打好外语知识的基础,又要使他们能够把所得所学灵活地运用到工作的交流中去。
我国的英语教师在传统语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大多强调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造成许多外语学习者只懂理论而无法应用,在交流中虽满腹经纶却不能脱口而出。不过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语法教学无关痛痒,有时甚至成为语言能力培养的思维障碍,这两种极端教学都是不恰当的。
一、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分析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道路都是漫长且复杂的,英语也不例外。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直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及以上仍然在学习,可真正能讲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在英语学习者中占得比重很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局限于词汇、语法,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师生之间互动很少。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使英语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所学与所用严重脱节,抑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长年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但他们的语言功底仅局限于书本,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他们听不懂也说不出,肚子里的墨水根本无用武之地。多年的努力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二、口语教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讲,他们的努力程度影响着学习效果;从教师教学方面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现今中国的英语教学多以应试为目的,学生是被灌输的容器,在英语课堂上机械地接收大量的词汇、语法,偏离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轨道。想要改变现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误区,首先应全面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规模多为大班集体授课,课程活动由班级全体进行。有些学生在众口朗读声中不能集中精力,常常浑水摸鱼。教师编排对话练习,因课堂时间有限,机会往往只有一两组,其他未参加的学生则无所事事,课堂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如此教学使学生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施展发挥。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授课方式会导致课堂单调乏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死板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交流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写能力,所以我们教材的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英语的听说占得比重很小。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听说是语言交流的关键。拥有知识,不代表具备能力。
2.忽视了听、说
我们常说,听说读写,听排在首位,说明其十分重要。能听懂,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它是信息传递与接收的第一步,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如果没有了听,读、写、说这些都无法实现。现在的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很少把时间用在听的训练上,学习不从基础学起,怎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今我们的课本上设置了听力的部分,在考试中也有了听力考试,听已逐渐被教师所重视,但是,语言交流只靠听是不够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说”。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听,却不能表达出来,那么交流将无法进行,所以口语的训练也不容忽视。
口语的核心是发音,发音的学习要靠听力,所以说,听与说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3.语言环境
为什么我们的母语能使用的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从出生起,我们对母语就耳濡目染,外语的学习能有一个良好的目标语言环境,对掌握这种语言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现在的外语教学中,学生几乎很少能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语言环境模拟,但这种训练方式在教学中占得比重也很小,大部分教学依然还是教师在传授知识,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在众多的外语教学者中,具备一定能力水平的教师能够采用全英授课,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语言环境。普通水平的教师往往采用汉语教学,表面看来,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实际上是让学生脱离了英语的学习环境。
三、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想要在国际大环境中迅速发展,推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十分重要。为了走出现代英语口语教学的误区,我们必须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把在考试中赢得高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为了应试,这都是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固定思维。这种思想让学生只会盯着课本死板的阅读记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种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开口能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大英语听、说的考试力度,这样即使老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不会马上转变,还是为了得高分而学习,由于考试中加入了听与说的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也会加大对听与说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同时也就得到了锻炼。
在传统观念逐渐被纠正的同时,教学内容的主体——教材,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教材的编写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由只注重理论、文学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在教材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这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班级容量的规划上,应采用小班教学,30人左右为宜,这样能让教师和每个学生交流,杜绝大班上课时只有小部分学生在与老师互动,其他学生无所事事的局面。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有技巧的。首先,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些采用亲授,有些需借助媒体。其次,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和学生能力的提高,要针对不同阶段变换教学方法。从最初简单的基础语言知识,到之后的能力提高口语教学,难度逐渐加大。最后,要时刻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接收能力较弱,需要反复练习,有的学生学得快、忘的也快,要时不时巩固以前所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种方法交叉使用,如能做到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改革课程结构,突出能力培养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语言要充分调动大脑的记忆,背诵在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不过,背诵的内容要精,量要适度,不可盲目大量的背诵。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大大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兴趣引导,使学生爱学英语,主动去学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能力,能够熟练的用英语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掌握一种能力。语言的学习没有捷径,只能靠勤奋的听、读、背、写、说来慢慢实现。端正英语学习的目标,接受恰当的教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才能冲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框架,真正征服英语口语,使其成为自己强有力的优势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Hu Yang,(2002).Research on the Goal and Approach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p.20-27
3. 付丽娟,石艳. 适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艺术性[J]. 科技教育,2008
4. 伍家文. 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原因及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