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钻孔位置精度的保证

论钻孔位置精度的保证

日期: 2014/1/3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技师学院 王玫

摘 要:俗话说:“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 钻孔就是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方法。是钳工技能基本操作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钻床钻出精度不高的孔很容易,但要保证钻出形状精度高、位置、尺寸精度高的孔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正确掌握钻孔要领对钻孔的加工质量关系密切。
   关键词:钳工、钻孔、位置精度
  
   钻孔是钳工最常用的操作技能,是钳工实训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要保证钻出形状、位置、尺寸精度高的孔不是件容易的事。普通的麻花钻在钻床上钻孔,其钻孔精度只能达到IT10~IT11,表面粗糙度为Ra100~25um,中级钳工钻孔位置误差应小于±0.10㎜,表面粗糙度为Ra3.2um;高级钳工的钻孔位置误差应小于±0.05㎜,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因此,正确掌握钻孔要领对钻孔的加工质量关系密切。下面就简单论述一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保证钻孔精度。
   一、钻头的刃磨
   1、了解钻头的工艺参数 重点让学生了解钻头几何参数,训练目测判断120°、60°、10°~14°、55°等特定角度,再进行刃磨。
   2、刃磨 除要让学生反复的练习主切削刃的刃磨以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修磨横刃,并熟记“钻轴与砂轮,外侧夹角15°……”等刃磨要领。
   3、钻头检查 对切削刃要求是:顶角2φ=l18°±2°;两切削刃长度、高低要对称一致;后角α=10°~14°;横刃斜角ψ=50°~55°。
   4、刃磨精扩钻 改进钻头的几何角度,修磨外刃,磨出第二锋角。
   二、钻孔准备
   1、准确划线 钻孔前,首先让学生熟悉图样要求,加工好工件的基准。一般基准的平面度≤0.02mm,相邻基准的垂直度≤0.02mm。按孔位置尺寸要求,用高度尺划出十字中心线,线条要清晰准确,一般划线精度可达到0.25—0.5mm。划线结束后要对所划线进行认真复核。
   2、划检验方格(圆) 划线检验合格后,还应划出以孔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的检验方格(圆),作为试钻孔时的检查线,一般可以划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检验方格(圆),小的略大于钻头横刃,大的略大于钻头直径。
   3、打样冲眼 冲中心眼应先打一小点,然后在十字中心线的纵横方向仔细观察,看是否对称在十字线的交叉点上,最后再把冲眼打正打圆打深,以便准确落钻定心。这是保证钻孔位置精度的重要环节。打样冲眼有一小窍门:将样冲尖倾斜着在十字中心线上的一侧向另一侧缓慢移动,感觉到某一点有阻塞的感觉时,停止移动直立样冲,会发现这一点就是中心。另有一种不用打样冲钻孔的方法:划准线后直接上钻床,用M4~M6的丝锥或具有同轴度较高的带锥体的顶针,装夹钻夹头上,先观察中心是否偏,对准需要钻孔的十字中心处,再开钻床,轻轻用力往下压,此时会看到一个很准确的圆坑出现在十字中心处,最后换上小钻头或中心钻预钻孔。
   4、装夹 装夹前要让学生将机床台面、夹具表面、工件基准面擦拭干净。要求装夹平整、牢靠,便于观察和测量。
   三、保证中心定位孔
   1、试钻 先用3㎜左右的钻头钻出小孔或用φ2.5㎜的中心钻钻小孔,工件可不用装夹,而用手压住工件,由于工件处于浮动装夹的状态,钻头可自动定心。采用此种方法试钻时,要注意工件被钻通的瞬间以及将钻头从工件中退回的时候,所受到的转矩是非常大的,所以工件一定要压紧。
   如将工件装夹后进行试钻,先将横刃对准样冲眼钻出一浅坑,然后目测该浅坑位置是否正确,不断纠偏,使浅坑与检验圆同轴。如偏离较小,可在起钻的同时用力将工件向偏离的反方向推移,逐步校正。如偏离过多,可以在偏离的反方向打几个样冲眼或用錾子錾出几条槽减少该部位切削阻力,以调整钻头中心和孔中心的位置。直至浅坑和检验方格(圆)重合达到修正的目的再将孔钻出。
   需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修正,都必须在锥坑小于钻头直径之前完成。如不能完成,在条件允许下,可在背面重新划线重复上述操作。
   2、钻孔 试钻达到孔位置精度要求后即可进行钻孔。手动进给时,不应使钻头产生弯曲,以免孔轴线歪斜。钻小直径或深孔时,要经常退钻排屑,以免切屑阻塞而扭断钻头;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时,可选用一些起润滑作用的冷却润滑液。
   孔将钻透时,用力须减小,以防进给量突然过大,造成钻头折断或使工件随着钻头转动造成事故。
   四、孔在工件上保证位置、尺寸精度的加工方法
   1、修边法 该方法适用于孔距精度要求高且工件外形可以加工或有余量的情况。一般先按图纸要求加工孔,然后检测孔距是否符合要求,若存在误差,可通过锉削平面来保证要求。
   2、修孔法 该方法适用于外形已加工好或外形不能再加工情况(如图1)。先用φ5㎜钻头钻底孔,测量孔到边的距离,若超出图纸要求就要对孔进行修锉。如测得孔中心到基准面距离分别为14.8㎜和15.1㎜,这时只要将孔横、纵向直径都锉到φ5.4㎜(如图2),用φ6㎜的钻头扩孔,检测孔距,若符合要求,则用φ7.8㎜的钻头扩孔,最后用φ8H7绞刀铰孔即可。
   在钻孔加工中,针对不同情况,可让学生灵活选用多种方法保证钻孔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劳动部教材办公室.钳工生产实习(新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64—90.
   (2)劳动部教材办公室.钳工工艺学(新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47—64.
   (3)韩克筠,王辰宝.钳工实用技术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98—315.
  
   本文发表于《华东科技》201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