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钳工锉削面不平现象的探讨

对钳工锉削面不平现象的探讨

日期: 2013/4/1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一、教材分析
   锉削是钳工的一项基本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学生掌握锉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锉削姿势和锉削的熟练程度,并掌握有关量具的使用和测量的技能,掌握锉削的加工方法。
   教学大纲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提高并熟练平面锉削的技能,达到一定的锉削精度。
   2、掌握游标卡尺的测量使用,并熟练用外卡钳对尺寸公差及尺寸差的测量技能。
   3、掌握刀口尺的使用。
   4、掌握用细板锉锉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um。
   根据以上大纲要求,结合课题内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巩固锉削姿势,提高锉削熟练程度;
   2、正确使用量具,掌握测量方法;
   3、掌握锉削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二)教学重点;
   相关量具的测量方法及技能,如何提高锉削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难点
   锉削的精加工方法及测量尺寸的准确性。
   二、教材处理
   根据本课题的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1、组织教学;
   2、操作要领讲解及操作难点演示。
   三、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讲解法、演示法,教师重点在巡回指导中进行纠正。
   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领导量具的测法技能和加工技巧。
   四、教学手段:讲解+示范操作
   作者;陈琪豪
   【关键词】:钳工;锉削;平面
   【正文快照】:
   本文就钳工锉削技能操作中,对锉削面不平的现象的原因,从操作姿势、锉削用力、锉削速度、锉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了锉削方法、速度、压力等选择对锉削平面质量的影响。
   推锉时两手用力分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加工机械不断涌现,钳工虽然以手工操作为主,但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单件或精密零件的制作,锉削样板和制作模具等。锉削适用于加工平面、曲面、内外角度,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锉配以及不便于车、磨、铣、刨等机械加工等场合[1]。在钳工三项主要操作技能中,锉削技能就是其中之一,而锉削平面是这项技能的基础,要掌握好此项技能就要训练平面锉削,锉削平面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平的现象,下面对这些不平现象归类总结、分析,并提出减小不平现象的方法。1几种不平的锉削面(1)锉削平面中…近年来有些同学总是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锉出高质量的平面。通过本人十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的体会。
   1.基本功要扎实
   锉削的基本功主要是把锉端平,不论怎样锉削,锉永远水平运动。而有的同学在训练过程中不注意身体的站位以及锉刀的正确握法,造成动作不协调,两手用力不均,从而在锉削过程中,锉刀摇摆,不走直线。
   2.锉削方法运用要得当
   平面锉削有三种方法: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在锉削过程中应综合运用。顺向锉能得到正直的刀痕,但锉出的平面易中凸或与侧面不垂直。交叉锉锉刀与工件接触面大,锉刀容易平稳,但锉痕较深,影响表面粗糙度。推锉能够保证平面质量和表面粗糙度,但效率太低。我认为在锉削过程中,首先用交叉锉锉出平面的总体轮廓,然后用顺向锉使锉纹方向一致,修正平面上凸出部分,最后用推锉锉削保证尺寸精度、平面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3.锉刀粗细要选用合理
   粗锉刀锉削余量大,表面粗糙度值高,细锉刀则相反。因此,在开始锉削时应选用粗锉刀,以提高锉削效率;而最后为了保证各种精度要求时,应选用细锉刀。
   4.多测量
   平面平不平,尺寸够不够,这些要求都应该用量具及时测量才能知道。有的同学不注意,结果造成尺寸小,平面中凸或扭曲。因此,在锉削过程中,应用刀口尺及时测量,发现平面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尺寸够了平面反而不平了;用游标卡尺或干分尺及时测量尺寸,掌握尺寸精度误差,在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粗细锉刀加工,避免将尺寸锉小。
   锉削操作(教学)环节;
   一、锉削方法
   锉削方法指的是锉削表面。锉削表面主要是平面锉削和曲面锉削。
   平面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交叉锉法:是余量较大的平面粗加工的锉削方法。
   平面锉削顺锉法:是对小平面和精加工锉平的锉削方法。
   锉削方法推锉法:是对小平面、精加工、修光的锉削方法。
   曲面锉削:曲面锉削是根据工件的曲面特点,锉刀的运动要做
   曲面锉削也可称为滚动锉削。
   二、锉削操作要求;
   锉削是钳工专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可采用口诀法: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
   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
   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
   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评;简短几句话,把从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几方面加以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
   站立姿势和位置。两脚立正面对虎钳,与虎钳的距离是胳膊的上下臂垂直,端平锉刀,锉刀尖部能搭放在工件上,然后迈出左脚,右脚尖到左脚跟的距离约等于锉刀长度,左脚与虎钳中线形成约30°角,右脚与虎钳中线形成约75角。锉削姿势。双手端平锉刀,左腿弯曲,右腿伸直,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两脚要始终站稳不动,靠左腿的屈伸作往复运动。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推进锉刀时两手加在锉刀上的压力要保持刀平稳,不上下摆动。锉削时要有目标。不能盲目的锉,锉削过程中要用量具或卡板勤检查锉削表面,做到要锉的地方必须下铁削。
   三、锉削操作
   1.装夹工件
   工件必须牢固地夹在虎钳钳口的中部,需锉削的表面略高于钳口,不能高得太多,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垫以铜片或铝片。
   2.锉刀的握法(演示)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
   (1)大锉刀的握法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2)中锉刀的握法右手握法大致和大锉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的前端。
   (3)小锉刀的握法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4)更小锉刀(什锦锉)的握法一般只用右手拿着锉刀,食指放在锉刀上面,拇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3.锉削的姿势
   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人的站立姿势为:左腿在前弯曲,右腿伸直在后,身体向前倾余(约10°左右),重心落在左腿上。锉削时,两腿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作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
   4.锉削刀的运用
   锉削时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的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锉削阻力才能锉去切屑,压力是由两个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
   由于锉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使两手的压力对工件的力矩相等,这是保证锉刀平直运动的关键。锉刀运动不平直,工件中间就会凸起或产生鼓形面。
   锉削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太快,操作者容易疲劳,且锉齿易磨钝;太慢、切削效率低。
   5.锉削加工步骤:
   ①检查工件是否有加工余量,确认基准面和加工面。
   ②划线:分别以A、B、C面为基准,划出的尺寸平行线,四周都应划出,打上样冲眼。
   ③加工顺序:先粗精锉A的平行面:面1;再粗精锉B的平行面:面2;最后粗精锉C的平行面:面3
   粗锉加工:使用10寸锉刀进行锉削。它分两个阶段,单纯锉削阶段,锉削与测量结合运用阶段。
   粗加工时:使用8寸的细齿锉刀进行,精锉时,不断地检查尺寸,形位公差,并注意表面粗糙度情况,使各项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即可完成。
   ④面2和面3的粗精加工与面1相同。
   ⑤全面精度复检:
   检查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有关工艺知识及注意事项:
   ①细锉精修法(重点演示2)
   锉刀的握法;
   清除锉齿内的锉屑方法;
   锉法,结合演示左右手握法讲解;
   锉刀放置要轻,感觉贴平压力要小,速度稍慢,平行平回两次一看,不断测量,胸中有数。
   ②用细锉如何达到Ra3.2的粗糙度?
   涂粉笔灰(演示)
   清除锉刀齿内的铁屑(演示)
   ③锉削中产生平面中凸,怎样消除?
   产生原因,锉削力不平衡。
   消除方法:找出并使用锉刀的凸面段;
   在工件表面涂示剂;
   锉削时压力小,行程短。(演示)
   四、平面的锉削方法及锉削质量检验
   1.平面锉削
   平面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常用三种方式锉削:
   (1)顺向锉法锉刀沿着工件表面横向或纵向移动,锉削平面可得到下正直的锉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或锉顺锉纹。
   (2)交叉锉法是以交叉的两个方向顺序地对工件进行锉削。由于锉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断锉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较快,适用于平面的粗锉。
   (3)推锉法两手对称地握着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方式适用于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2.锉削平面质量的检查
   (1)检查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用钢尺和直角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检查。
   (2)检查垂直度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
   (3)检查尺寸根据尺寸精度用钢尺和游标尺在不同尺寸位置上多测量几次。
   (4)检查表面粗糙度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
   五、锉削注意事项
   1.锉刀必须装柄使用,以免刺伤手腕。松动的锉刀柄应装紧后再用;
   2.不准用嘴吹锉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锉屑。当锉刀堵塞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4.锉屑时不准用手摸锉过的表面,因手有油污、再锉时打滑;
   5.锉刀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防止锉刀折断伤人;
   6.放置锉刀时,不要使其露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课堂小结〉
   1、锉削面不平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操作姿势有关系。
   2、锉削用力、锉削速度、锉削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3、指出了锉削方法、速度、压力等选择对锉削平面质量的影响。
   〈预习思考〉
   1、锉刀损坏的原因有哪些?
   2、锉削时产生废品的形式及原因?
   教学后记:
   ①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站位以及锉刀的正确握法讲起,逐层深入,把较难的问题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采用口诀法教学,学生易于接受、理解,从课后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好。
   ②教学中采用了讲解法、演示法的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同时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内在联系美,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