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中职物理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浅谈中职物理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日期: 2012-1-6 0:31:4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近年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我们发现,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存在把合作学习简单化、程序化的现象。按照传统的上课方式,要想上好每一堂课事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也不例外,要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事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认识、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物理 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一、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其教育心理学基础是: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进行的。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了避免合作的无效进行,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紧紧围绕合作学习的核心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合作,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合作。比如在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中,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每六人一组,每两人一套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记(或其他数字计时器)),物理天平,砝码,细线,游标卡尺),提出问题: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如何测定?规定各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研究讨论,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结果小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几个学生包揽了所有工作,为了与其他小组比赛,学生们以小组内的最高水平代表了小组的水平。而教师并没有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促使小组内其他同学也必须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规律。这样,合作学习的结果是程度较好的同学获得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原来不会的同学依然不会。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是一次无效的合作学习。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满足以下两点:第一,对有效的小组给予某种认可或奖励,这样小组成员可以意识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学习是有价值的;第二,实施个体负责制,即小组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小组中所有成员的个人学习情况,而不是小组中某个单一的结果。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但能促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前某些学科如语文、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都有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而合作学习又要求成员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习。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们的教法、学法应体现主体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系统性原则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我们讲自由落体运动时,会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我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正确理解,会帮助我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从系统性的原则出发,全方面把握知识要点,进行教学设计。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我们要按照课标的要求,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避免出现一些知识性的错误。
   在物理教学中贯彻科学性原则应做到:﹙a﹚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求教学用语应是科学的、规范的,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描述和表达都应是正确无误的。例如,将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进行分解时,重力有时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F1、垂直斜面向下的F2,F1与F2是重力G的两个等效分力。如把它说成重力可分解为下滑力F1和压力F2则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b﹚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规律的总结,还是问题的解答都应按照物理学的方法和逻辑进行。如在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时,不能只根据一个实验就下结论,总结出规律,这是片面的且不科学的。﹙c﹚科学的对待教学的态度。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信口开河,传播错误的知识。
   4.全面发展的原则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除了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有关的问题之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理想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方法,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并利用小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心理体验,通过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
   三、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首先教师应专研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特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到哪些。其次,根据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确定小组分组的形式,安排学生的合作任务。同时需要考虑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安排了学生大胆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由于中职生物理基础较差,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猜想出的影响因素可能会令人不可思议,因此,教师事先要预测这些可能因素,给予充分的引导。
   2.合作探究的设计
   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可能是整堂课的合作,也可能是某个环节的合作,而物理课堂以后者居多。在设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前,有时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设计滑动摩擦力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结合书本内容自学,利用身边的素材自主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设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要考虑探究的内容是否适合这些学生,哪些适合自主探究,哪些适合合作探究,学生怎样进入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会出现哪些突发事件等等。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猜测、分析一些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进入合作探究。教师还考虑到学生可能对二力平衡知识及弹簧秤的使用方法的遗忘,鼓励学生相互启发,以唤起回忆,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3.交流评价的设计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首先,让小组通过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成果呈现给大家,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质疑,最后生成知识;其次,交流对所学知识、疑难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设计此环节时需要考虑何时让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必要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的评价表,以便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确保下次合作的有效进行。如在滑动摩擦力的教中学设计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学生评价表。
   4.巩固拓展的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知识要点,整理学习笔记,进行识记,教师挑选一些适于学生的、与本节内容联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已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教师从中发现学生对哪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哪部分知识学习效率不高,以确定目标的达成情况,然后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设计此环节时,我们需要考虑设计的题目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有效地检验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拓展知识的设计更要深思熟虑,既不要太过简单,又不要过难,既要联系实际又要紧扣学习内容。如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我设计了一些基础题目,包括对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等。然后又设计了一道日常生活与滑动摩擦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能够学有所用,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勿必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对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能有所预测,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新春,康长远.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译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方丹.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教学新思维,2010,282(1),37-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