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 2012/1/3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苏双芹

我们常说要想学习好医学,有四门重要的基础课:“三理一剖”,“一剖”即指人体解剖学,它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其中神经系统部分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难点,同时又是学习的重点。因此,能否让学生学好人体解剖,将直接关系到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下面我结合自己半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教学和育人总结体会。
   一.教学方面(我以神经系统的教学为例总结自己的不成熟的教发)
   1 注重整体观,指明学习方向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脑才是各种运动的发出部位,也是各种感觉的产生部位。这样就为以后传导通路的讲解打下了基础,即:上行传导通路一定和感觉相关,下行传导通路一定和运动相关。其次,要让学生知道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譬如:脑是司令部,脊髓是信息员,脑神经和脊神经则是具体任务的执行者和具体感觉的产生者。我们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只是说明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最后,还应让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和人体其它各个系统正常运转都有关,它通过传导通路到达各器官、组织发挥功能,所以是人体上最重要的一个调节系统。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对神经系统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观,以后学习起来就有了方向感,思路也就更加清晰了。
   2 精讲基本概念,扫清学习障碍
   很多学生在神经系统的学习中,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例如:不清楚神经核和神经节的区别,结果学习时不知道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在中枢还是在周围,学习效果当然就很差。经验告诉我们,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提高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前提。
   全面深入理解关键概念比积累大量信息更为重要,它能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无论再繁杂的内容,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所以我总是把神经系统中的“常用术语”给学生重点讲解,例如:神经核与神经节的异同;纤维束与神经的异同;灰质与白质的异同等。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就不会出现分不清楚“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核”等类似的常见问题了。
   3 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进入日常的教学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动态画面和三维立体效果,大大弥补了教师用语言、教具所无法表达清楚的缺憾。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繁琐枯燥而又非常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而又有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网络的普及也给教学带来了方便,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自学,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开拓了视野。
   4 结合临床。让学生学会思考
   神经系统的内容相互联系多而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临床常见的病例,效果会出奇的好。例如脊髓灰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又称“小儿麻痹”,但学生对其病因、病理和体征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可以把疾病的损伤部位告诉学生,让他们分析可能会出现的临床表现,之后再给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对脊髓灰质的功能理解就更深了。
   例如在讲解“内囊”时,教师可设计问题“内囊受损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就不得不思考有哪些纤维束通过内囊,而且思考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内囊”的学习也变的较为容易,这样学生就会有了成就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久之,也就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以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大有好处。
   二.育人方面。(我以“施爱”,即多角度的爱心与学生相处和育人。)
   1.纯真的爱心是“施爱”的基础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孩子。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2.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
   我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我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充满欢乐的人生大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3.尊重学生是“施爱”的关键
   在“施爱”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有礼貌地对待学生。避开严励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
   4、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我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我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我传授爱的门路。
   5、面向大多数,是“施爱”的良法
   我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半年来的教学所做,所想。即是对我担任的人体解剖教学方面的工作总结,也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肤浅感悟。希望在总结中知得失,在得失中促成长,以至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