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摘要:新时代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逐步提升的同时,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应以构建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切实分析提升机械专业教学水平有效措施。本文首先介绍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特点,接下来分析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现状,最后提出构建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主要途径,旨在提升机械专业技术人才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机械专业;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监测
引言: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不在只局限于规模扩张,而是从在校生人数、院校数量以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逐步向质量、规模以及效益等方向协调统一发展。因此,为确保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统一性、合理性以及多样性,应合理构建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确保学生在一系列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较高职业道德品质。
1 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特点
目前,职业院校针对机械专业学生培养人才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着重强调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人才实践能力路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多重性与专业性。职业院校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集能力与知识于一身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因此,在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道德评价时,需考虑到社会和企业教育的反馈,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网络[1]。企业文化不仅能强化职业道德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还能体现技术人才的道德水平。因此,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需与社会教育联系密切,为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优化以及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2)评价机制双重性。在进行职业道德评价过程中,需基于现有社会道德原则以及职业道德价值观,对职业人员进行职业行为以及思想关键价值方面的评价。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培养机械专业人才过程中,主要采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既要进行理论知识方面培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具有双重性,不仅要考虑职业人员特性,还需考虑学生特性,构建综合评价机制。
2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课程建设开展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并且开展职业道德方面讲座,并在进行就业创业过程中,穿插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2)基于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主要是开展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或者学校活动,如,职业道德性质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观看录像等;(3)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在机械专业人才深入企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荣誉感。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进行现场职业道德教育,并在实习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2]。但在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没有系统性质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因此,基于职业院校实际情况,采取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评价、量化考核以及社会反馈等方式,从根本推进构建机械专业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进程。
3构建机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要点分析
3.1在实践教学中穿插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行单一专业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因为缺少实践支撑,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相应穿插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定义以及重要性。同时可通过他人对学生侧面评价的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评价。如,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相应增加职业道德素质打分环节,从而实现对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此外,实习教师与学生接触较深,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通过潜移默化方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客观角度对实习教师进行打分,能够公正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实际情况[3]。
3.2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从记录文字开始就应经使用量化考核方式进行区分。量化考核具有标准性、规范性的特点,在众多评价方式中使用规模较大,并且也是综合评价学生阶段学习成绩最主要方法。主要表现为将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择业道德、就业道德、言谈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细分。针对学生在校学习职业道德课程评价,可采用量化考核变向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职业心理测试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职业道德认知与理解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全方位获得学生职业道德方面实际情况。
3.3构建用人单位学生实习职业道德反馈系统
学生在外时间锻炼学习阶段,职业道德必然会于职业人相关职业联系,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是培养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顶岗实习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职业道德反馈系统,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培养工作中的不,并后去开展相应教育。如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利用顶岗实际追踪调查表,追查学生在外学习阶段的发展轨迹,并与机械专业实习人数较多的部门或者企业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定期调研学生在实际阶段的道德评价,将调研素材和案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形成良好互动局面。
结语:综上所述,机械行业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并以此构建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确保职业院校为企业输送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国赏.校企合作视野下的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95-100.
[3]杨国庆.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2,13(03):132-133.
[5]杜丙科.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风,2020(03):75.
作者信息:江苏省高淳中等职业学校,芮桃明,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