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问题与对策

日期: 2010/4/17 浏览: 5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问题与对策

鲁继平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摘  要  农业环境监测是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我国

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可分为法定职责和非法定职责两大类。法定职责是农业环境监测机构的日

常工作 ,是由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所赋予的职责 ;非法定职责是农业环境监测机构服务社会的职

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也存在管理机制不顺 ,经

费不足等问题。因此 ,应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 ,理顺条块关系 ,实行分级管理 ,在出色完成法定

职责的同时 ,拓宽服务空间和领域 ,开创农业环境监测的新局面。

关键词  农业环境监测  职责  管理  对策

1  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可分为法定职

责和非法定职责两大类。其中 ,法定职责是

农业环境监测机构的日常工作 ,由政府财政

支付全额监测经费 ;非法定职责则是农业环

境监测机构的临时性工作 ,由提出监测任务

的申请者提供全额监测经费。

1. 1  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定职责

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定职责是指各级各类

农业环境监测站依法定时、定点对农业环境

诸要素及农、畜、水产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

分析测试 ,这是各级各类农业环境监测站的

中心工作 ,也是基础性工作。这类监测能够

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环境

质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从而为各级

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

学的依据。因此 ,这类监测十分重要 ,由各级

财政依法拨款进行。

目前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定职责如

下。

1. 1. 1  定期监测用于灌溉的污水水质、土壤

和农产品

这一职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赋予的。1989 年 7

月 12 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发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

则》第十八条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农业部门对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

溉的 ,应当定期监测用于灌溉的污水水质、土

壤和农产品 ,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土壤、地

下水和农产品被污染。”由此可见 ,定期监测

用于灌溉的污水水质、土壤和农产品是各级

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法定职责。

1. 1. 2  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与评

价 ,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环境质量与

发展趋势的报告

这一职责是《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

三条赋予的。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

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

测与评价 ,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环境

质量与发展趋势的报告。”这条规定要求对基

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价与报告。监

测、评价和报告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 ,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 ,以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为辅 ;监测的对象是基本农田

环境污染。在这里 ,“农田环境”是指影响农

田生产力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大

4

 Agro - environ. and Develop. 1999/ 16 (1)                     

气、水、土壤和野生生物等。也就是说 ,监测

的对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土壤

和野生生物等。评价是指监测结果出来后 ,

把监测结果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背景值

进行对比分析 ,摸清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的程

度和范围 ,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因此 ,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与评价

是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法定职责。

1. 1. 3  对农业环境、病虫害、疫情、土壤地

力、水质、大气污染等进行监测

这一职责是《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

监测工作 ,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

意见》的规定所赋予的。1996 年 6 月 24 日 ,

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农业部联

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

作 ,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明

确指出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的决定》要求 ,本世纪末要建立起以农

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监测为重点 ,包括对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在内的较完整的农业监测

体系。其中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

是 :农业环境、病虫害、疫情、土壤地力、水质、

大气污染等。”该意见还进一步指出 :“目前 ,

我国已建立了粮油、食品、农药、化肥、饲料、

农机具等 30 多个国家级质检中心 ,农业部等

有关部门和各地也分别建立了一批部级和地

方性的检验、监测机构 ,对部分农副产品、农

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某些项目开展

了监测工作 ,为建立农业监测体系初步奠定

了基础。??‘九五’期间 ,根据国家财力和

现有基础 ,第一步健全并完善农副产品和农

用生产资料监测体系 , ??第二步是健全并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由此可见 ,农

业环境监测是我国农业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目前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虽然

只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某些项目开展了监测工

作 ,但到本世纪末农业环境监测站要对农业

环境、病虫害、疫情、土壤地力、水质、大气污

染等进行全面的监测 ,这是国家赋予农业环

境监测机构的法定职责。各级农业环境监测

机构必须不折不扣地、积极主动地完成上述

监测任务。

1. 2  农业环境监测的非法定职责

农业环境监测的非法定职责又可分为二

类 ,一类是各种研究性的农业环境监测 ;另一

类是各种应急性的农业环境监测。

1. 2. 1  研究性农业环境监测

研究性农业环境监测由该课题的下达者

提供监测所需的全部经费。这一类农业环境

监测主要是为了探索各种污染物在农业生态

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而进行的。这一类

监测难度较大 ,要求也很高 ,需要多学科共同

协作才能完成。研究性农业环境监测是各级

农业环境监测站的非法定职责 ,是一种临时

性的监测任务 ,不是各级农业环境监测机构

的日常工作。

1. 2. 2  应急性农业环境监测

应急性农业环境监测由提出监测任务的

申请者支付全部监测费用。目前 ,我国的应

急性农业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监测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主要是为农业环

境污染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提供监测数据和依

据。尽管这一类监测是各级农业环境监测机

构经常开展的一类监测业务 ,但从性质上讲 ,

它是应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当事人的请求而开

展的 ,因而它仍是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的非

法定职责 ,是一种临时性监测任务。

(2) 执法监测

执法监测是指应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

执法机关的要求而开展的监测。这一类监测

主要是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测试并出具具有

权威性的农业环境监测数据 ,为各类执法机

关处理问题提供依据。这一类监测是应执法

机关的请求而开展的 ,因此 ,此类监测也是各

级农业环境监测机构的非法定职责。

(3) 咨询监测

咨询监测是根据咨询单位和个人的具体

5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年第 1 期  总第 59 期

要求而开展的监测 ,通过监测和测试向提出

咨询监测任务的申请者提供有关的农业环境

监测资料。这一类监测是应咨询者的请求而

进行的 ,因此 ,此类监测也不是农业环境监测

机构的法定职责。

2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我国的农业环境

监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目前我国的

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

题。

2. 1  对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



对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大干部和

群众对农业环境监测的知识知之甚少 ,更谈

不上重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了 ;二是在农业

自身系统 ,甚至包括从事农业环境监测工作

的同志 ,对农业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也不够 ,存在着重粮棉油生产而轻农业环境

监测的观念 ;三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按

农业环境监测站的特点来对待 ,导致许多同

志不愿从事农业环境监测工作 ;四是我国目

前的农业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 ,因而农

业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污染监测阶

段 ,影响了农业环境监测效能的发挥 ,从而也

影响了人们对农业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

2. 2  农业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严重缺乏

为了保证农业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精密性和可比性 ,我国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

必须配备先进的监测和化验设备。但由于我

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 ,农业环境监

测站的仪器设备严重缺乏 ,有的甚至连基本

的农业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都没有 ,这种状态

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 3  农业环境监测经费不足

农业环境监测站是社会公益性的全民事

业机构 ,行政上隶属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 ,开展农业环境监测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法定职责。但目

前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着财政拨

付的经费不足的问题 ,致使农业环境监测机

构的法定监测任务较难正常开展。

2. 4  农业环境监测队伍自身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环境监测队伍自身存在的

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

开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 ①一些专业不对

口、年龄偏大的同志被安排在农业环境监测

机构 ; ②不少文化水平低的人员通过各种渠

道进入农业环境监测机构 ,造成难以对口上

岗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严重影响

了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应采取的对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在农业

环境管理和农业环境执法中的作用 ,并使农

业环境监测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

要 ,今后我国的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应采取以

下对策。

3. 1  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环境监测

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 ,

还不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 ,这就需要我们对

这项事业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使大家知道

它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

电视开展宣传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

农业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尤其要向

各级领导干部和农业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宣传

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以提高他们对

农业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 2  理顺条块关系 ,坚持分级管理 ,分级实



1984 年 6 月 30 日 ,农牧渔业部颁发的

《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试行) 》第五条

明确规定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是各级农牧

渔业部门的事业单位 ,业务上同时受上一级

6

 Agro - environ. and Develop. 1999/ 16 (1)                     

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指导。”这一规定应当成为

我们理顺条块关系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 ,

国家要重点掌握一批农业环境监测站、点 ,组

成国家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也要重点掌握一批农业环境监测站、点 ,

组成省级农业环境监测网络。重点市、县还

要有市控制点和县控制点 ,分别组成各自的

网络。所有农业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管

理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要突出

重点 ,避免有限财力的分散使用。首先应把

国家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好 ,然

后再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 ,把各级农业环境

监测网络建设好。

3. 3  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建立一支

高素质的农业环境监测队伍

农业环境监测要发展 ,必须配备先进的

监测仪器和设备 ,并建立一支过硬的农业环

境监测队伍。今后 ,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更

新、配备农业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 ;严把进人

关 ,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 ,提高现有

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3. 4  加强质量管理 ,搞好质量保证工作 ,确

保农业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从而有力

地推动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十

分重要。因为一个错误的数据可以导致决策

的失误 ,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农业环境监测

工作应当把质量放在首位。所谓质量保证工

作 ,就是指保证农业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的工作 ,它包括科学的布点、合理的采样、严

格的分析、准确的数据处理和综合的评价等

各个环节 ,决不仅仅是实验室内部、实验室与

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各级农业环境监测

站都要从抓质量保证工作入手 ,对布点、采

样、样品的运输及保存、实验室分析测试、数

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各环节 ,采取全程序的质

量控制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的规定 ,严格执行仪器检定周期 ,杜绝超期服

务 ,确保农业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

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各级农业环境

监测站要积极开展计量认证工作 ,以此来提

高农业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从而

推动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

3. 5  在完成法定职责的前提下 ,积极拓展服

务空间和领域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都有自己法定的职

责 ,完成这些法定职责 ,需要各级财政拨款 ,

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因此 ,各级农业环境监

测站应当积极与各级财政取得联系 ,争取他

们对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与此同时 ,

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站在依靠财政拨款完成自

己法定职责的前提下 ,也要充分运用自己的

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介入市场 ,积极开展研

究性监测、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执法监测

和咨询监测等等 ,广辟财源。这样 ,一方面可

以合理配置资源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环境监

测站闲置的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 ,服务于社

会 ;另一方面 ,又可以弥补监测经费之不足 ,

减轻各级财政的负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农业环境监测大有可为 ,切不可坐等。

作者简介 :

鲁继平 ,男 ,1967 年 9 月出生 ,农业部环境保护

科研监测所法制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1989 年从

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 ,一直从事农业环境保护政

策和法制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环境保护法制

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

(收稿日期  1998 - 12 - 22)

7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年第 1 期  总第 59 期


论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问题与对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