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目标导向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目标导向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日期: 2023/6/26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许雪康

(吴江中学 江苏苏州 215299)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课堂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高中课程教学展开,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等,只有重视课堂研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信息化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因此在现代化课堂上,需要以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树立正确的课堂目标教学理念,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课堂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展开中,怎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学科教学的重点,结合高中教学情况来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明显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性以及自主性等,因此怎样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特征构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新时期值得研究的重点,这也是信息技术构建课堂面临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1.1 特征
   课堂作为主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有效性十分重要,在具体的作业中需要根据课堂目标展开分析。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主要目标,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这将构建起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信息技术变革是让教学对象从被动学习朝着主动学习的方向转变,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化教学中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具有更高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平等合作的态度,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同时充分使用学科优势,有效利用电子化的互动,如BLOG、QQ等,将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
   1.2课堂有效教学应具备的能力
   第一,具备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信息化课堂强调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可行,符合学生同时也可以兼顾学生的水平差异,让学生能够达到不同的目标。第二,处理教学材料的能力。通过教材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将教学目标、要求与理念结合起来,引进教材的概念,将教学自然融入课堂中,而不是形式化的展开教学。第三,运用媒体优势展开教学,使用多媒体更好的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第四,组织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式的能力;第五,具备评价学生的能力[2]。
   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并不明确,部分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秩序,课堂纪律散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选择“放养式”的教学,学生自己翻阅课本,通过自己摸索或者是自己玩,教师没有走进学生中间,而课堂上学生缺乏自制力,在教师的远程管控中学生并不是在练习,而是在浏览网页或者是玩游戏,甚至跑出课堂出去玩,课堂整体效率十分低下。其次,教学设备也不够充分,设备运行缓慢时而中断学习,很多电脑甚至年久失修的,很多学生都不能流畅使用电脑,这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学方式单一,一般教师都是采用常规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的创新不足,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基于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
   3.1 需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一门课程作为重要的课程进行研究,明确教学内容以及制定好教学计划,将教学任务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制定好教学计划。课堂上针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展开教学,保证学生都可以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巧,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比如达成怎样的目标、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等,最后对学生展开考核,只有达到预设效果才可以展开下一课堂的学习。在教学目标的约束下学生就不会无所事事的游离在课堂之外,教学有效性也能够显著提升。 教师可以用陈述的方式来讲述知识,这是学生掌握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多选择讲授法、讨论法展开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种教学方式能帮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多种媒体向学生描述事实和原理,使用讨论法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促进学生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完善教学设备
   学校应该重视机房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方面的投入,比如重视电脑室的资金投入,电脑质量可以满足学生上课的要求,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可以顺利操作电脑,都有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要安排专业人员展开电脑的维修,当电脑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维修处理,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完善设备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更先进的资源,接受更先进的教学[3]。
   3.3 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
   在高中教育中确定教学目标和完善教学形式之后,打造丰富的信息技术课堂十分重要,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教学上改变以理论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教师可以选择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操作,掌握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走进学生中间时刻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最后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在进行“Python”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编程竞赛,让学生自己编程程序,挑选出优秀的代码作为表彰对象,让全班同学参与点评。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编写出高效的Python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目标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之后,以目标为前进方向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为避免时间和浪费精力展开的高质量课堂教学。事实证明,在教学中将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鹏飞.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今天, 2021, 000(002):P.1-1.
   [2]陈佩达.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策略研究[J]. 数码设计(上), 2021, 010(001):196-1196.
   [3]韩锁阳.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学苑教育, 2022(18):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