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10-2-22 16:41:36 浏览: 6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而对于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教学的研究是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方向,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就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内容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传授,为学生更新知识和增强技能奠定了基础。因为职业教育专业课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特性,许多知识技能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创设实践的环境才能掌握。但由于时间、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把所有的操作、实物都搬到课堂亲自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信息技术于职业教育中的专业课教学,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并取得最佳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它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表现形式多元化,突破教学难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为现代教育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声音,又有图像,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等,既能展示事物的表面,也能剖析事物的内部结构。既能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元性显示出来,又可以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小为大,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难点简单化。如《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和液压阀一部分,关于各类泵和阀的内部结构,可以从实物、模型的观察中了解,可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对于学生来说却较难理解。利用多媒体模拟液压泵和液压阀的工作过程,将液压泵和液压阀内部结构示意图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液压泵和液压阀的实际工作情况,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了。再如汽车发动机的教学,发动机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拆装,容易掌握其各部分的组成,可是其工作原理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能看懂,但工作的时候不可能随意拆装观察,这时,我们就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讲解。
信息资源丰富,打破时空局限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网上资源信息量大、更新快,它能为我们提供同步教学、优秀教案等多种资源,使我们从中能了解到当今职业教育的动态、发展方向和最新的科技成果。由于专业课课程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只把教学过程限制在课堂内的有限时间里是不够的。同时,国内外高新科技发展速度都很快,比如数控机床代替手工机床,机械铸造代替手工砂型铸造等。这些都决定了专业课教学必须打破时空局限,紧跟时代步伐。而Internet网络资源为我们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难题。2004年5月,笔者在给机电专业学生讲授《金属工艺学》时,有关焊接质量的无损检验方法,还只有磁粉检验和放射性检验两种方法。而2004年6月,德国技术超声波检验方法已被应用到国内电焊业,同时放射性检验方法被国家焊接协会禁用。通过互联网,使学生了解到国内外最新动态,激发了他们对机加工方法探索的积极性。
模拟实验真实化,增强感性认识多媒体技术能抓住发生在瞬间的现象,让学生清晰地观察。计算机能模拟真实的情境,通过模拟练习获得在现实中不便或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训练学生的技能。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习题》教材,有一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实际动手制作调试每个单元电路。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操作或实验结果往往与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教学效果深远,教会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产生上述三点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广义的信息观。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自己不是要得到“金子”,而是要得到“点石成金术”。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学会有限的知识。而如果我们从始至终都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树立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的观念,就能够促使他们高效率地学习。多种媒体的综合同步运用、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正逐渐优化着学生的学习方法,融入他们收集、加工信息的头脑当中。
专业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教师都非常重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专业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一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有那么多优势,在专业课教学中一切知识的传授都可用信息技术来代替。用机器代替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有违教学的本质,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另外,一些教师迫于形势,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表现出业务不熟,流于形式等问题,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还影响正常的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中的电教技能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选择、恰当组合、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加强电教知识的学习,尽量避免电化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重信息传递的量,轻信息的筛选;重信息的多维化,轻信息的指向性;重形象思维的培养,轻思维规律的总结等。
掌握综合运用和有选择的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的方法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不能追求技术越新越好,而应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实现优势互补。现代教学媒体只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先进工具,不能完全代替教师上课,任何一种教学媒体的存在,既有它的长处,又有其局限性。现代教学媒体具有方便、快捷、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等特点,但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缺乏情感交流。其优点有时还会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如丰富多样性,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将传统的、常规教学媒体与计算机这个中心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扬长避短、互相促进的目的。
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过程也应根据教法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结合中应注意适量、适度、适时,结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一目了然,和盘托出。学生如果只是视听参与,没有经过实习和实训,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抑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最终失去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积极性。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高。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将对职业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实现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姜佩东.液压传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戴士弘.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习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