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凄美的绝唱

凄美的绝唱

日期: 2010-3-23 7:23:54 浏览: 2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析﹤﹤夜莺颂﹥﹥
作者:孟祥俊
摘要: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赏析了这首《夜莺颂》。为了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作者首先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理论。其次,从两方面赏析这首颂:一方面,诗歌无论是意境,还是韵律,都达到了一种极美;另一方面,全诗中隐隐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意在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及其作品,提高读者的诗歌欣赏能力。
关键字: 诗歌理论;对美的追求;凄凉;绝美;逃避现实
19世纪,一股浪漫主义思潮狂卷英伦半岛.那些作家、诗人便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去批判产业革命造成的新环境。济慈,那个时代一名无声的反抗者,以他独特的笔触,抒写着对现实的不满,艰难地行进在自己凄美的人生历程中。他一生追求美——美的人物、美的花草、美的田园、美的古诗、美的艺术作品、美的夜莺,甚至美的幻想的世界。本文作者拟以《夜莺颂》为例,同读者一同感受诗人美丽但却哀伤的人生历程。
因为诗人的人生历程与其诗歌理论深深地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因此,在赏析之前,作者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诗人的生平与他的诗歌理论。
一 诗人生平及其诗歌理论
1.1生平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但,同时也是所有诗人中经历最令人痛心的。不同于拜伦和雪莱的贵族身份,1795,济慈出生于伦敦北郊外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小马厩主.诗人8岁时,父亲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14岁时,母亲死于肺结核。[1]
济慈很早就喜欢文学,但是没有机会求学深造。在他不及16岁时,便离开学校,给艾得芝顿一医生做学徒,并于1816年获得助理医生资格。但是,在缪斯女神,或者更精确的说,在心灵的感召下,他弃医从文,走上了这条充满艰辛、坎坷并伴有贫苦的诗人生涯。
父母死后,他与两弟一妹相依为命。1818年 ,诗人经历了最痛苦的时期。一方面,反动杂志,对他口诛笔伐,骂他当一个医生比当诗人更好过些;[2]另一方面,弟弟汤姆的肺病已成不治之症,诗人在床边守侯几个月,却只换来了死神的通缉令,而这时,另一个弟弟乔治却在海外投资破产,急需他的资助。在汤姆死后几个星期后,诗人又陷入了一场无望的热恋。由于他自己的身体状况,由于经济原因,诗人终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正是这一连串的噩运,使诗人转而倾心于大自然,倾心缪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被扭曲的灵魂,终于在诗歌的天地间,得以自由飞翔,得以舒展。
直到1821年2月,诗人逝世于意大利,终于得到了安息。带者他忧郁的灵魂,诗人离开了这个他既爱又恨的世界,也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哀伤与他消极的反抗——墓碑上写着:“这里安息了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3]
1.2诗歌理论
1.2.1 对美的追求
纵观诗人一生,他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一件美的事物是一种永远的快乐”(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4]他追求大自然的美,歌颂美的动物(﹤﹤夜莺颂﹥﹥),歌颂美的人(﹤﹤致塞克﹥﹥),歌颂美的艺术品(﹤﹤希腊古瓮颂﹥﹥),歌颂美的景色(﹤﹤秋颂﹥﹥)。诗人认为:“对于一位伟大的诗人,美感足以压倒一切考虑,或者说取消所有的考虑。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是你们所知道,也是你们需要知道的一切。”(﹤﹤希腊古瓮颂﹥﹥)。他说“诗应有一种和谐的美,诗应当是伟大而不唐突,透入人的心灵;而是人惊异震动的不是诗的本身,却是诗的内容。”[5],恰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沁人心脾。
1.2.2 情感的自由抒发
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一样,诗人崇尚一种感性生活,并说诗人是没有本性的。“它是一切,它又什么也不是...它没有性格--它欣赏光线,也欣赏阴影;它淋漓尽致地生活着,无论清浊、高低、贫富、贵贱。塑造一个伊阿古和一个伊莫根,在它 同样有兴致。道德哲学家所惊骇的是正是千变万化的诗人所欣喜的。”[6]这就是情感的自由抒发,无论你承认与否,那种狂喜与极悲,那种毁灭与永生,那种强烈的情感激流,击出了一片片灵感的火花。
1.2.3 想象力
相对与现实世界来说,诗人更喜欢充满想象力的梦幻的世界。他“宁可要充满感受的生活,而不要充满思索的生活。”他说:“除了心的眷念的圣洁性和想象的真实性外,我什么也不相信,被想象作为美来理解的东西看起来就是真,而不取决于他以前是否存在过。[7]他认为“创造力是诗的北斗星,犹如幻想是船上的帆,想象力是船上的舵。”Oct.8th 1817.乘着想象力的翅膀,诗人已幻化成一个精灵,飞向他神往的世外桃源。
二 赏析(一)
和浪漫主义时期许多诗歌一样,﹤﹤夜莺颂﹥﹥反映了现实与理想,死亡与永生,美好与残酷的冲突。一方面,诗中处处流露出一种绝美;另一方面,全诗中隐隐包含着一种凄凉,一种无奈。
美感。诗人一生对美的追求,都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夜莺颂﹥﹥是其中的典范。诗不仅形式美,而且意境美。
2.1 形式上
2.1.1 结构安排
这首诗在结构安排上,像一首咏叹调,读之,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从审美结构方面观之,诗人经历了从现实--到幻想世界--现实的圆周心理轨迹。他从 诗人忧郁的现实生活出发,随着夜莺在时空的隧道里漫游--时而与夜莺同隐于没有生老病死,苦难忧愁的密林深处;时而带读者走进美妙的神话传说的世界;时而与读者同去回眸路丝的辛酸历程。然后一声“凄凉”,将诗人带回现实世界,意境消失了,但诗人仍然未完全清醒,是真是幻,诗人也已迷茫。只是留下一片空白,划下了一个休止符,像是一块石子掷入沟壑的深潭中,余音袅袅在山谷中回荡。
2.1.2 全诗韵律优美,押韵工整,又夹杂头韵,及高频率,低频率词,还有滑音等,全诗营造出一种和谐的音乐效率
这是一首颂。颂是指一首歌颂神圣的事物或诠释崇高思想的诗。(A poem in praise of something divine or express some noble idea)。诗人采取十行一节,五步抑扬格体,韵律整齐,其韵脚为ababcdecde。
第一小节,较沉闷的元音(如在“heart”、“drowsy”、“numbness”、等词中)与较严厉的词(如“aches”、“pains”、) 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写诗人被美妙的歌声刺醒了被痛苦麻木的灵魂,一种隐隐的甜蜜的痛苦敲醒了诗人困顿的心神。/s/ /W / /z//T/ 等滑音的运用,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它像钝头痛一样,如丝般,一缕一缕,细细的侵入你的身躯,你的灵魂。沉闷的元音 /Q /也缕缕出现(“drunk ”“some”“dull”等词中),与"beechen green","full throated ease"也形成一种对比,表现了诗人快感与痛苦的糅合,表现了诗人对那个明快亮丽世界的向往,与急于摆脱现实羁绊的强烈愿望。
第二小节,诗人用一系列爆破音/d/、/t/、/b/、/p/、/k/等与短元音/i//Q//A//R/等,构成一幅声音响亮、欢快的美好世界,那里有陈年佳酿,似灵泉之水,有生机勃勃的绿色,有舞步欢快,有笑声盈盈,有声声歌唱……诗人领我们走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实践着他所说的“那些值得尊敬的诗人是那些讲述悦耳动听故事的人”。
第三小节,/v/、/r/、/n/等辅音(如在“fever” “fret”“groan”中)的运用,使嗡嗡之声充溢其间,给人一种烦躁、压抑之感,一些沉闷的元音给人一种沉闷、无生气、瘫软的感觉。
第四小节,/s//f/等擦音及长元音/ei/、/i:/的运用,产生一站种柔和、安宁的效果。“fly”、“wings”、“tender” 、“breezes”、“venderous”、“light”等词,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形成对比,使富有动感,柔风软拂,月光柔和,树林静谧,曲径通幽,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第五小节,“flowers”、“soft incense”“embalmed darkness”、“pastoral eglantine”等词产生一种柔美的艺术效果。头韵/m/的运用,告诉人民们在五月里,天气渐热,夹杂着苍蝇的嗡嗡声,让人们有一种昏昏欲睡之感。另外,元音从/Q/到/R/到/a:/到/ai/,不断变化,使人完全没有单调像琴键上跳跃的音符,避免了单调。
第六小节,长元音/i:/的连续运用,(如在“easeful death”“mused rhyme”“cease”“requiem”等中)带人进入一种幽静、甜熟、“奢侈”的死的意境之中。之是诗人的梦呓,是听着歌声沉醉的话语。
第七小节,/d/ /t/ /n/ /g/等辅音(如在“tread”“down”“night”“off-times” “magic”中)以及长音/ei//R://E://EU/等(如在“born”“immortal”“heard”“home”“casement”中)的运用,长短相间,意象跳跃较快,使整节诗充满了跳动的音符。
第八小节,一连贯/s/的运用(如在“sole self”“so”“elf”“fades”“past”“still stream”“vallage-glades”“sleep”等中)将读者留在那个已经离去的世界里,美妙的音乐久久盘旋在人们的心间,像割麦女的歌---“永远没有止息”。(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
2.1.3 诗人用词非常慎重,选词精确
第一小节中,“beechen green”一词,一扫前几行沉郁的气氛,为诗行染上了一层亮丽的色彩。
第二小节中,“for a draught of vintage ” 一个短句,调动起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想到了那南方的暖意,灵感之泉,还有喜庆欢乐的歌舞,还有那珍珠般的泡沫下甘洌的美酒。
第三小节中,“dissolve ”一词,一方面指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烦忧、病痛、不高兴、失意的消失;第二方面,暗示下文中诗人的肉体的消失,柔声地呼唤着死神,与它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第三方面,它与永恒的夜莺的凄美的歌声形成对比。“吾生之有涯,而美也无涯”,美会永传于世,而我却会消失。那时,夜莺的歌声对于我已失明的耳朵已毫无意义可言,优美的歌只好唱给一块草皮了(I have ears in vain/To thy high requiem become a sod).
诗中还不断出现“pale”“groan”“sorrow”“spectre-thin”等描绘病态的。但是,了解了诗人的生平,我们就会知道,诗人并非无病呻吟。现实生活中诸多的丑恶现象,生老病死的折磨,人们无奈的忧伤,死亡的青春,转瞬即逝的爱情,以及诗人病痛缠身的状况,与爱情的无望与煎熬,使诗人即使是“最明丽的诗行也有阴影,最甜美的音乐里也有不吉祥的敲击声”。
“Forlorn”一词,像一声警钟,把诗人从幻想的美妙世界唤回。“失掉了”---过去的一切已无法唤回。“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美丽的故事不会再一次上演;而人,还要面对“惨淡的人生”、“凄凉、悲惨”(forlorn的另一个意思),它提醒诗人: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
总之,这首诗韵律丰富,正如济慈所言:“元音应被完美的安排,以免它互相冲撞,而毁了诗歌的旋律;并且要富于变化,如同乐曲中不同的调子,以此来避免单调”。
2.2 诗中意象也十分优美,如纵情高歌的夜莺;翘首远眺故乡路的路丝[8];还有众星环绕的月亮女王
2.2.1 夜莺
夜莺这一意象是全诗的核心意象,也是欧美诗人笔下美的象征。关于它,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希腊神话。据说,一个处女被她姐夫强暴,失掉了自己的舌头。然后,她化作了一只夜莺,凄惨地哀鸣,向人们诉说自己痛苦的往昔。另外,丹麦神话中,有“神奇的夜莺” 的传说。一个国王有一片非常漂亮的花园,大得里面的园工都不知道哪儿是尽头,里面住着一只神奇的夜莺,它给来往的穷苦人们唱歌,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最后,国王由于听了他的歌竟然死而复活。
夜莺是美的,神奇的,或者说,它的歌声是无与伦比的。起初,它的声音是沙哑的,如京剧演员刚试嗓子唱新曲,停一停,曲调成形。慢慢地,强烈的感情融入了夜莺嘹亮的歌喉,像是有无限的欢欣,像是变调的哀怨,使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它兴奋,想要与它一起狂歌。这歌就像你晚上独步山下时听到的清越的笛声,或是山中淙淙的溪水,唱着欢歌,一路奔流而下;它能让你忘俗,让你神往、让你遐想。[9]
诗人感叹于夜莺神奇的歌喉,与它呕血而死的悲戚。一天早晨,当一只夜莺在李树上纵情歌唱时,济慈的心扉被猛击着,压抑者,喷发出了这首凄美的绝唱——《夜莺颂》
2.2.2 月后
鸟鸣带着诗人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病痛,来到了美妙的幻想世界。那里,万籁俱寂,繁星闪烁,月后,被众星围捧,清辉宜人。“She dance in the midnight sky /Sit upon the edge of night /Sings her song with woeful cries/Pierces darkness with her light ” ,仿佛诗人也要“起舞弄清影了”。
2.2.3 路丝
歌声中隐隐的哀伤,使诗人想到了路丝。在异邦的田野里,路丝弯腰拾穗。突然想起了远别的家乡。“一处乡心五处同”,远嫁的昭君也一样远望着故乡,祈祷家人平 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言语,不同的面孔,无一不拨动她思乡的心弦。这时,传来了夜莺的歌声,婉转而啼,声声鸟鸣,似乎在向路丝报告家人的平安,抚平了她那颗焦渴的心。
2.2.4 神秘城堡里的公主
和着的夜莺,诗人仿佛看到了大海深处那盛孤岛上,漂亮的公主被幽禁在城堡里,她心中思念 着远方的亲人,温暖的房间。在这时,鸟鸣声远出传来,公主打开了久闭的窗户,期待着骑士义无返顾地前来救她。一声声鸟鸣,似甘泉一洌,似清风一股,吹开了她的心结。
三.赏析(二)—凄凉
诗人是浪漫的,但又现实的。现实又是凄凉的、残酷的。
3.1 诗人是现实的
“他是一个头脑清醒、有强烈是非感的人”。任何伟大的诗人都紧跟着时代的脉搏一同跳跃。诗人正是这样,当时的英国社会,资产阶级剥削日重一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医疗水平不发达,人民生活在疾病与痛苦边缘。诗人是痛苦的,因为他感到了人民的苦难。再加上诗人自身的遭遇,诗人就幻想一个乌托邦的理想世界,在那里,逃避一切时间的纷争。理想的失落(这是必定的),更加重了诗人的痛苦。
3.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人是浪漫主义作家,他崇尚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喜欢幻想美妙的理想世界。诗人称“他宁愿过感性的生活而不是理性的、思索的生活”(for a life of Sensation rather than of Thought )。纵观全诗,诗人着力刻画幻想中客观的美的世界给予他的纯粹的、强烈的快感。诗人几乎完全沉浸在他所关心的事物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他认为诗人更要有一种深入万物、了解万物的反面接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 ),“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像事物的本质一样“能够停留在不肯定、神秘感、怀疑之间,而不是令人生厌地追求事实和道理”换言之,要化入事物:“如果一只麻雀来到我的窗前,我就参与它的存在,同它一起啄着地上的沙砾”
另一方面,诗人也承认“痛苦就是智慧”。就如《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所说:“难道苦难是白忍受的?它应该让我们伟大”。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济慈,日渐变坏的身体,一文不名,爱情无望,恐怕济慈也要像哈姆莱特一样 诅咒了:“这是一个颠倒乾坤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The world is out of order ,/O cursed spited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不过,济慈的诅咒程度不同,它只是种消极的抵抗:“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瘦消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眼的绝望”。诗人哀痛人生短暂,在这个该诅咒的世界里,“美 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调”正如雪莱所说的:“The flower taht smiles today ,tomorrow die "
正是由于诗人强烈的是非感,加上诗人敏感的诗魂,造成了他极大的痛苦,在短暂的人生苦旅中,诗人热望的健康的爱情得不到,竭力躲避的,却不请自到。那中深深的痛楚,促使诗人情不自禁拨动了缪斯的琴弦。
3.3 生与死的冲突
诗人是热爱生命的,大自然的诗歌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从“蝈蝈和蟋蟀”到“天上的云彩”“缀满星星的夜天”....诗人向往纯洁美好的爱情:“枕着我爱人渐渐丰满的胸膛,/永远感觉它在安稳的起伏/醒时心中永远有惬意的荡漾/一面依然听着她柔身的呼吸/这样活下去,要不就昏迷而死”(﹤﹤最后的十四行诗﹥﹥)
但是,病痛的折磨,生活的挫折,爱的无望,使诗人陷入了困境,“生还是死,”(To be ,or not to be )在这样美妙的歌声中,在这样宁静的夜晚,与死神订份契约也不是件坏事(for many a time /I have been half in love with easeful death )--﹤﹤夜莺颂﹥﹥
四 美是诗人一生执着的追求,但现实永远在诗人心头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诗人一生执着追求着美,难怪有人称其为“唯美”了。但诗人又是现实的,贫困、病痛夹击下的诗人在现实中得不到慰籍,只好向缪斯女神求些琴符,奏出自己的心曲。
五 结语
1821年,诗人走了,躺在他友人的怀里,如夜莺般呕血而死,璀璨的夜空又落下了一棵耀眼的明星。拜伦说:“济慈被一篇批评杀死了。”雪莱说他是:“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
是的诗人走了,带着对现实的不满,带着诸多未完成的心愿。也许死神要将他收回,让他给自己唱些悦耳的诗歌去了。
诗人走了,给世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正如雪莱在﹤﹤阿多尼斯﹥﹥正文前的引文中所说:
“明亮的光辉消失以前
你是人间的启明,
死了,给死者以光明,
你似夜空的长庚。”
注释:
1.新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同上
3.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第70页。
4.昂迪米恩(第一册)
5.济慈书信,1817年,12月21日
6.同上,1818年,10月27日
7.同上,1817年,11月22日
8.路丝,莫艾比寡妇。他的丈夫死后与其婆婆来到他丈夫家乡后来嫁给他丈夫的一个亲戚。成为大卫王的先祖。在这首诗中诗人是指路丝和他一样孤独。
9.徐志摩,济慈的夜莺歌.
参考书目:
1.伍蠡甫,西方文化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1
2.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Liu Bingshan, 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Sep 1984.
4.Wu Weiren,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2, 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July 1999.
5.Wang Zuoliang, An introduction of European Culture, 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Feb 2000.
6.外国文学研究,1993,2; 1998,11; 1997,2.
7.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8.杨茂林,李文田,艺术辩证法漫谈,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5,10
9.董素华,英语名诗赏析,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