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问题研究及管理机制初探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问题研究及管理机制初探

日期: 2023/6/24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亚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江苏徐州 221011)
  
   摘 要: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教学内容优化制度;教学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教学制度对策和建议:建立完善的教学相关机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制度;设置学情调研制度;制定教学素材优化制度;建立严格的教学研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强化教学环境现代化配套制度。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system for building the teaching staff is not sound enough;Lack of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system;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reliminary teaching syste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Establish a perfect teaching related organization;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teachers;Setting up the system of learn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Formulate the optimiz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materials;Establish a strict guarantee system for inves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funds;Strengthen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 教学机制 管理机制
   key word:Military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军事理论课是校园国防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笔者自多年在高职院校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管理机制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必先完善相关教学机制,进行教学改革必先研究教学机制。所以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机制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更是迫切需要。
   当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够健全
   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由于专业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缺乏,当前高职院校均以兼职教师作为主力军。对于军事理论教师的选拔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一方面,对专业、学历、业务素养、专业职称等没有统一标准;另一方面,岗前培训、准入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几乎都缺乏相关专业的、高学历军事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军事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缺少激励措施,目前的教师职称评定、资培训等涉及社会和经济利益的措施并不能对军事教师产生良性激励作用。军事理论教师教学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军事教师职称评定系列长期没有建立,直接影响到军事理论教师的职称和待遇,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归属感。
   二、缺乏教学内容优化制度
   军事理论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然而,调查却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却反映出“课堂教学内容枯燥”等。除了认识层面的因素外,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高职院校没有相对应的保障制度。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机构的不健全,还造成教师队伍组成的混乱,重视程度低,教研能力不足等。
   三、教学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学监管未覆盖军事理论教学全过程。军事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和学习氛围对教学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教学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监控不足;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疏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缺少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方法。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缺少对学生监控和管理显然不利于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理论课实施大班化教学,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监控。
   学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学评价制度流于形式。军事理论课程起步较晚,教学经验丰富的督导或教研室主任都不是军事理论专业。评判人员的不专业,缺乏有效的督导,加之大部分学校对军事理论学术研究存在空白,对比该课程性质的政治性强、内容广泛、课时短等特点,让军事理论课程评价标准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合适的军事理论课程评价标准。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反馈制度缺失,导致教学机制运转脱节。高职院的教学工作重点是专业课和实践课,军事理论之类的课程常常被忽略。教学管理部门虽然按照学院统一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评价,但由于军事理论教学机构的不健全和教师队伍的混乱,使得教学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甚至不反馈。有评价不反馈,教学评价就失去了意义。
   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制度不严谨,导致课堂教学监控制度实施困难。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期末考核采用小论文的形式;笔试试卷考核的学校里绝大部分采用开卷的形式。军事理论课考核形式单一,要求低,考核质量意识不强,体现出该课程考核制度的混乱和不严谨。无法检验处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影响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重视,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机制初探
   完善相关的教学制度可以调动人得积极性,通过人的积极能动性再进行完善教学制度,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机制。完整的教学机制应包括完善的教学制度体系和相应的运行关系,下面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教学制度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相关机构
   军事理论课程发展的“动力不足”的最大影响因素是领导层观念意识不强,必须要有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领导机构。具体做法可以是,将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统筹为国防教育,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有院长亲自挂帅,分管教学副院长和分管学工副院长分别负责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针对军事理论课,下设军事理论教研室,并由专职专业军事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组成一支强力的教学领导机构。
   军事课程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设立独立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机构,并且组建一支精良的专职军事教师队伍。军事理论课教学机构必须按照教务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和实施军事理论教学。如果挂靠在其他部门,应将这些职能部门的教学与行政方面的任务分开管理。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制度
   做好选拔军事教师的工作。为保证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挑选合格的国防理论教师。高职院要及时引进和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特色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国防理论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高等院校培养的国防教育专业硕士;省内高等院校培养军事理论教师的短训班学员;部队转业军官特别是军校专业教官;从有丰富经验的学生管理队伍及教师中选聘。
   坚持继续教育,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和教师进修制度培养军事理论课教师。高职院校对于军事理论课师资的培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自学为主,学习本专业为主,并且以在职培训为主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具体有如下几种:委托当地军事院校对军事教师进行实地培训,使用正规的教学场所、现代化教学条件和军事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师进行系统而直观的培训;在学院层面制定一定的政策和条件,支持和鼓励军事理论课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自学;利用假期参加专题培训或集中短期轮训班;在教学实践中培养。
   三、设置学情调研制度
   建立军事理论课学生学前调研制度。在大学生上军事理论课之前,对他们的进行适当的调研,了解他们的综合情况,以更好的安排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制定相关新生调查制度。利用新生军训期间,借助调查问卷进行全部或抽样调研。了解与军事理论课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军事理论教研室,研讨出合适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
   建立军事理论课学生过程调研制度。在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的了解,根据调研情况,对军事理论课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质量。具体做法:结合教学督查制度,增补学生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座谈会,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院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程度和新的期待及要求。将总结的信息汇总反馈给相关教师,并督促调控。
   四、制定教学素材优化制度
   加强教材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针对性的优化制度。军事理论教研室成员,依据当年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防、军事热点问题、军事新技术等对军事理论课内容进行重新修订,以文件形式要求各全校统一使用。这样就相当于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可以在面上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要求和水平,也便于高校间的交流,以及上级的督评。
   构建军事理论课教学资料共享制度。以校内的军事理论课教研室为单位,在教研室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教学资料共享制度。其次,利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周期,利用教学例会集体备课,将个人搜集整理的教学资料共享,并将相关材料以电子档的形式存档;最后,安排骨干教师对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提炼、整理,学期结束时开会研讨形成成熟的教学资料。
   五、建立严格的教学研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严格执行上级要求的教学经费投入。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文件有对国防教育经费(包括军事理论课教学经费)投入的底线要求。学校一方面,细化文件中国防教育经费概念,将军事技能训练最低经费保障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最低经费保障分开,提高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规范军事理论课教学最低经费的标准,规定军事理论课教学经费的使用范围:教学课时费、教师科研费、教学资料费等,避免制度漏洞。
   重视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研经费的投入。目前高职教科研的重点在专业课上,军事理论课又恰是急待改革、创新、发展的一门课程,两者矛盾对立。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太少,制约军事理论课的改革发展,也影响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学院应制定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研究费用的投入和使用制度:首先,制定每年军事理论教学研究的经费最低限,作为基本经费保障;其次,制定规范的教研经费使用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最后,制定军事理论教研优秀成果的奖励制度,巩固经费使用成果。
   六、强化教学环境现代化配套制度
   高职院校的课程编排紧及师资配备不足,军事理论课常采取大班教学。多媒体化教学也未完全普及,这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形的因素。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规范一方面来自学校内部总体的教学制度,另一方面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文件,以及省级的相关教学督评等。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优化制度便可以利用这两点。
   完善上级文件,建立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环境的硬性要求。在大纲中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对教学形式作出硬性要求。同时在教学督评中,严格对以上指标的考核,这样会给学校一定的外部压力,保障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硬件环境。强化校内管理,建立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先支持制度。保证军事理论课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先权,保障军事理论课排课的优先权。确保军事理论课安排在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性、思维的敏捷度比较高的上午,在环境设施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以上六个方面教学制度的改善建议,是围绕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准备工作展开的,希望通过这七个方面的制度完善,可以推进军事理论课教学准备制度的完善,为整个教学工作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丁晓昌,张政文主编.军事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郝翔主编.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吴温暖主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阂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亚,男,1979.1,江苏徐州,大学本科,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