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5G热潮下的教育信息化思考与建议

5G热潮下的教育信息化思考与建议

日期: 2021/11/29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吴丹丹

(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300)
   摘 要:本文描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概括了教育信息化具备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改革等作用,同时也面临缺乏专业资源、依赖网络设施和考验自律能力等困境。最后,提出在5G热潮下,结合5G技术,开发综合性教学资源平台、完善教学设施、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领导的重视等建议。强调教育信息化,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携手共建,共同参与;要坚持软件、硬件、机制和队伍“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从而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5G;教育信息化;建议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和现状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提出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美国提出教育信息化概念,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实施途径。
   美国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陆续制定了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推进计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也开始提出“教育信息化”,并在政府文件中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概念,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012年,为了落实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公布了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包括56个地区教育部门或政府部门、30家专项试点单位、32家应用试点单位、360余所中小学、170余所职业院校和70余所高校。[1]
   国家教育部重视教育信息化,地方教育局也力推信息化教学,但教育信息化效果不佳,存在学校领导不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简单借助信息化资源如课件、微课等进行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平台把抽象内容具体化,降低难度,帮助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深度有限等现状。
   二、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与困境
   (一)教育信息化发挥的作用
   1.促进教育公平
   在偏远的地区,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落后,大多数老师都是使用纸质教材或资料结合经验进行教学,较少利用外部资源进行教学。[2]国家、省、地区教育部门制作和推荐了大量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使得在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享受名师名课等优质教学资源。如很多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学使用“一起小学学生”APP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APP上观看名师录制的名课。又如为了进行美育熏陶,让艺术美感唤醒生命美感,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名师在2020年奉献了40余场精品艺术活动,全国各地学生可以通过南方+、央音在线、央音视频等端口进入云端,观看直播,接受名师艺术熏陶,感受大师之作。
   2.提升信息素养
   老师通过信息化在线教学,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或者手机上课,实时互动,课后完成作业并上传。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安装和使用相应的APP或者登陆相应的网站平台,搜索和学习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极大地提高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素养。
   3.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在线教学,使老师和学生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教与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且教学、提问与答疑、作业提交与批改等都能随时随地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4.促进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不仅要熟悉知识点,更要熟悉信息技术,并且还要考虑到非现场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由于专业性的教学资源较少,需要整合甚至开发资源,这就需要老师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备课,甚至进行教学改革,寻求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一些培训机构也把握教育信息化契机,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如在线跆拳道、在线画画、在线英语、在线钢琴、在线师资培训等。
   (二)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境
   1.缺乏专业资源
   在教育信息化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由于教学情况不同,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同,有借助微信平台发送学习资料和内容;有用bilibili、腾讯课堂等直播平台在线直播教学;有用和教育、职教MOOC、一起小学学生等资源平台观看授课内容;还有微信平台、直播平台和资源平台等多平台相结合进行教学。在平台资源中,中小学语数英等公共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较多。而专业学科的教学资源由于开发难度高,并且面向的用户较少,投入产出比低,开发的团队较少。并且有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是学校通过申请项目资金,自主开发或委托企业开发,多为自己所用,不对外公开。因此,职业院校专业学科教学资源较少,信息化教学难度大。[3]
   2.依赖网络设施
   信息化在线教学,离不开电脑、平板或者手机等硬件设施,更离不开移动网络等软件设施。目前,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讲,基本能满足在线教学的软硬件要求,可对于偏远的山区学生来讲,软硬件设施普及程度有限,教育信息化有一定的难度。
   3.考验自律能力
   信息化在线教学,毕竟不同于现场教学,没有老师、同学现场监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自律。自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自觉参与信息化教学,自觉参与课堂、实时互动和课堂作业,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自律能力差的同学,学习效果则不理想。
   三、5G热潮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议
   5G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行各业也如火如荼地应用5G进行改革创新,教育信息化也应乘着5G的春风,利用5G引领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平衡。
   (一)开发综合性教学资源平台
   借助5G技术、VR技术、AR技术,开发智能化、个性化、互动性强的综合性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综合性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应由政府或教育部门牵头,统一规划组织,政校企携手,多方参与,共同搭建规模化的多学科综合性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共享,解决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4]尤其要开发专业课程的资源平台,提升专业学科的信息化教学程度。开发的资源平台,要具备扩展要求,根据教学的实际应用,不断更新,避免脱离实际。学校要在资源平台的开发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和反馈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资源平台。
   (二)完善教学设施
   5G技术的出现,智能网络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使得教学视频的制作、播放或者综合利用更加方便快捷,但也还需要加强和完善信息技术设施,以适应高速带宽、万物互联和超低延时。政府或教育部门牵头,在教育场所或一些公共场所,多搭建网络软硬件设施,普及移动办公、移动学习。同时,携手电信运营商,通过降低移动网络资费、推出移动网络流量优惠、资助贫困学生上网等措施,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移动数据资费问题。学校也要借助信息化工程项目或者教科研项目,不断改善和完善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识别、画面切换、提问与回答声音传递更加流畅与快捷,使开放式在线课程更加普及,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
   (三)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5G热潮下的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的管理有所改变,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机制,使得身份识别、考勤签到、数据共享、成绩统计等实时联动,使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及时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律自强,主动参与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并且借助信息化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主动通过信息手段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5G时代,AR远程教学、教学在线直播、师生在线互动、教学效果在线评价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教师是信息化教育的主体,需要通过培训学习、参与项目或者参与信息化竞赛等方式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能力,使教师具备主动运用5G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资源,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在课后,善于总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敢于进行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五)加强领导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借助5G技术落实教育信息化,学校领导应当变革对教育信息化的观念,重视教育信息化,成立教育信息化教学小组,宣传教育信息化,研讨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开发、管理系统的建立,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组织教育信息化竞赛等,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改革。
   简而言之,教育信息化,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携手共建,共同参与,要坚持软件、硬件、机制和队伍“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从而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EB/OL].[2012-11-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11/t20121116_144888.html
   [2]冯玲玉,陈新院.乡村教育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观察,2017(16):47-49.
   [3]吕文平.高效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21):218.
   [4]沈汉达.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90-95.
  
   作者简介:吴丹丹(1984—),女,广东廉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