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开发策略

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开发策略

日期: 2021/11/18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岩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逐渐回归生活,这是当前教育潮流的大方向。化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而实验是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当前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出发,将生活化实验教学如何开展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生活化;开发策略
  
   1.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开发
   (1)实验内容原理的生活化
   化学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且最生活化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因此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原理要依托于现实生活,让实验变得生活化。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的教学中,例如来源于考试成绩的压力,且实验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较少,使我们忽视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1]。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即化学应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实验原理和内容的生活化应以让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和认识生活为实验目的,发现化学内容和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方案设计的生活化
   使实验方案设计更加生活化可以提高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初中的化学教材中,大多数的实验都是由教师操作完成的,而真正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却比较少。在实验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较为复杂、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比较苛刻以及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导致化学实验难以开展,甚至有的教师不愿意开展化学实验[2]。因此,要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实验的方案设计应更加的切实可行、安全、易操作,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讲解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制备需要占用课堂时间,所以教师一般都是直接告诉学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学生虽能记忆但缺乏联系生活实际的经验,因此需要改进实验,设计为:选取一个装有半瓶碳酸饮料的瓶子,将瓶身捏瘪后盖紧,震荡,此时瓶身会变鼓,说明这是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起的作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此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对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有所了解。
   (3)实验仪器药品的生活化
   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具有高纯度、易于观察的优点,但它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少,所以在使用时,教师应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操作,但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3]。如果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将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加以利用应用到化学实验中去,不仅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共鸣,削弱了化学的神秘色彩,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其真正在情感上喜欢上化学。因此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去是由其价值的[4]。例如,生活中的废弃品,不同规格的塑料瓶代替是实验中的一些仪器;用吸管代替玻璃导管;用裁剪过的易拉罐代替坩埚;用鸡蛋壳和生锈的铁钉与食醋反应学习酸的通性;测试柠檬汁、醋、食盐水、小苏打水等生活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医疗废品如注射器、滴管、输液管等也可以用于化学实验仪器的改进上[5]。
   2.初中生活化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根据以上的开发策略的提出可知,初中化学实验的开发不能脱离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与实验,所以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生活化的元素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开发生活化实验之前,我对人教版化学教材上册每一章节中涉及生活化的实验与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化学实验生活化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总结如下所示表1
   表1 初中化学教材上册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国清. 化学实验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5, 031(005):14-16.
   [2]焦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J].新智慧,2021(04):69-70.
   [3]梁富余.基于可操作性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69
   [4]朱优旗,刘世巍,丁建海.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研究进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01-104+116.
   [5]赵喜欢,符美强,吴振生,周娟.中学化学实验生活化改进探索[J].考试周刊,2016(05):130-1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