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

浅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

日期: 2021/11/29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杜佳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作者简介:杜佳智,1985.6,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助理工程师,页岩气储运工程。
  
   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能源不仅是社会运行需要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物资。油气作为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随着不断的开采与使用,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观念的提出,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因此要对油气储运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降低油气储运系统的资源消耗。本文对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水平。
   关键词: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技术要点;节能减排;应对策略
  
   油气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消耗的能源类型之一,不仅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耗,在油气储运过程当中,同样会产生一定的消耗,且这部分消耗不会促进生产,也不会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单纯的消耗。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下,油气储运行业想要赢得更好的发展,减少油气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就需要对油气储运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降低油气储运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提高油气储运的综合经济效益。
   1加强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的原因分析
   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油气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消耗,还能降低油气储运过程中设备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举措,也是促进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在我国提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之后,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升级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降低油气储运资源消耗已经成为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同时会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和经济发展。我国70%以上的石油资源、9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都是通过管道形式运送到各个地区,我国的油气管道到2025年预计建设规模超过24万公里。由此可以看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在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汇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我国油气储运系统的总体消耗,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实现对油气的运输和储存,从而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符合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之中,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已经发展多年,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不仅关系到石油企业的能源开发利用率,还关系到我国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油气资源总储量位于世界前列,储量巨大,但是我国油气储量的人均占有量却十分不足,所以我国的油气能源十分依赖于进口,这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油气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因此,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符合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为我国社会中航空航天行业、工业生产、制造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充足的油气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方式。
   2油气储运系统中节能技术要点分析
   2019年我国石油表现消费量超过6.5亿t,同比2018年增长5.2%,相较于2018年的增长率降低1.6%,2019年全年石油进口量超过5亿t,同比2018年增长率为7%,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5%,相较于2018年增长1.2%;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同比2018年增长9.6%,增长率相比于2018年降低7.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油气资源消耗量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放缓,同时对外进口总量和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对油气储运系统中技能技术的研究,把握好油气储运系统技能技术的要点,从而降低油气资储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使用率。
   2.1常温输送节能技术
   常温输送技能技术是指石油不加热进行储运。原油的粘度较高,且凝固点也较高,在常温环境下输送难度较高,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原油消耗;稀油因为自身的黏度较低,且凝固点也较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常温输送技术,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本文所阐述的常温输送节能技术是指,原油在石油井内开采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将原油中的水温提高到相应的高度,从而使原油在达到输送位置时的温度能够高于凝固点,以液体的方式进行输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且不需要对原有进行加热,降低能源消耗。该项技术的节能性能较为良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油气储运的能源消耗。此外,在应用原油常温输送节能技术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油气储运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投入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降低多种资源的消耗。当前我国采用的原油常温输送节能技术主要有双管掺水、经过升温和单管输送三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要根据油田的实际发展水平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原油常温输送技能技术操作较为简单,但是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距离达到理想的节能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常温输送技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2.2降低油气加热能耗的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系统的能耗主要是热能能耗、电能耗和水能耗三个方面,其中热能耗占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可以达到80%以上,因此降低油气加热过程中的能耗是油气储运系统的核心内容,通过降低加热能耗的节能技术,能够全面且有效的降低油气储运系统的综合能耗。首先,要选择能耗低的加热设备,目前我国油气储运系统中的原油加热炉主要有水套炉、热管炉和相变加热炉等几种形式,相变加热炉是其中能耗最低的加热炉类型,相变加热炉是通过将液态水转变为水蒸气为原油进行加热的过程,传热效率较快,热能损失较少,且炉具体积较小,安全度也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原油加热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其次,要加强对油罐和油气管道的保温工作。保温能够降低油气在储运过程中的热量损耗,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二次加热工作,油气管道和油罐需要按照保温和油气储运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保温处理措施。第三,要对原油加热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油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原油的品质受到影响,还会导致部分原油蒸发;加热温度过低,达不到原油液态变化的要求温度,会导致加热效果达不到标准,从而无法发挥出对原油加热处理的实际效果,导致能源消耗进一步增加。通过以上三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油气储运过程中加热的能量消耗,从而降低油气储运整体的资源消耗,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在H市某油气储运企业中,对S厂生产的加热炉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改造之前该加热炉的供热能力为3075Nm3/h,经过改造后总供热能力为41000Nm3/h,总供热能力提升25%,下表为经过改造后该供热炉的各项数据。
   表1:经过改造后供热路的多项数据
  

浅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改造后加热炉的总供热能力达到了3850Nm3/h,比改造前3075Nm3/h提高25%,因此在原油加热过程中的能耗降低25%,能够有效节约加热所需要花费的能源,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应该在油气储运企业得到大力的推广,从而降低我国油气储运行业总体的能源消耗。
   2.3油气混合输送节能技术分析
   油气混合输送节能技术是近些年来我国油气储运行业出现的新型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国油气储运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油气储运系统的能耗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油气混合输送技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流程为:将原油从井口中开采出来之后,将油气井中包含的石油、天然气和水三种主要的物质利用混合输送系统直接输送到转油脱水站,对油气进行水油分离处理。这种方式相比于油气分开处理,统一处理的资源消耗更低,且在处理过程中只需要通过一条混合输送管线就可以完成,油气处理的成本明显降低。在油气混合输送系统中,混输泵是关键的机械,需要选择特定的油气混合输送泵,保证油气混合输送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实现油气混合输送技术更好的应用,从而降低油气储运环节的资源消耗,提高油气储运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技术是油气储运系统中的重要技术,能够降低油气储运过程中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提高油气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锦帅, 王源, 那森德力格,等. 浅论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要点[J]. 化工管理, 2018, 000(025):P.111-112.
   [2]孙雪清. 浅谈油气储运过程中加热炉的节能技术及进展[J]. 化工管理, 2018, 000(009):P.90-90.
   [3]刘建军, 王兴华, 李渊. 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3):P.733-7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