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训教改之模块教学
摘 要:电子实训简单讲就是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教学方法是指导学生学好技能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有效实施教学目标和树立学习信心的保障,因此我们尝试采用模块教学方式(MES),模块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子实训 教改 模块教学
电子实训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基本仪器使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教学目标,电子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技能课的教学来完成。本学期我校在技能课教学中针对电子类学生展开模块化教学,其主要目的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模块教学是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电子实训则以实践动手为主,因此较适合采用此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教学,要使得效果更加明显,则有待于教学中进一步摸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学业基础良莠不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对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畏难恐惧心理甚至厌学。由于电子实训对专业知识要有所掌握,导致部分学生对电路原理了解有所欠缺,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重重。为了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作为一名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的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子专业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对电子专业班技能课的教学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1.以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论课
将每轮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尤其是对那些能发光和发声电路的效果展示,这些作品产生的声音、灯光指示等动态效果,使许多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有效激发。如:在制作交替闪光电路时,教师可以通过用上轮作品中所选出的优秀作品来展示,让学生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指出作品中所欠缺的地方,激发本轮学生的斗志。
2.以技能比武激发学生间的斗志,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同桌间、小组间、班级间的技能比武。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腿走路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的心理方面,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各有挫折,自卑又爱面子,有问题又不敢问。怕老师说,因此在技能教学中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解除心理障碍。在技能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对待失败我们要同学生协作解决,用平常心同学生沟通交流,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技能训练方面,技能训练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即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宿的需要。他们就能学到更多,学的更加愉快。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技能。
二、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来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技能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示范指导,巡视指导,到结束指导等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两个做法:
1.基本操作练习与反复练习相结合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分阶段进行。第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用万用表判断元器件的质量,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对元器件的检测水平;第二,以各单元电路为主进行训练,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第三,要求学生安装整机,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第四,设置故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第五,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专题操作与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技能课分解为若干个小课进行训练,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模块化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电路板制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设计电路布局图,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原理图,分析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支路、节点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布局。在练习中,可以结合电子基础知识,在学生模拟安装电路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本着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一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技能开发的能力。
三、模块教学优点
在传统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分开进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为此,要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二个结合,即一是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以求在训练中找问题,有问题在训练中解决;二是将单纯操作与图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技能训练。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制定辅导计划,分层次教学,突出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创设了两条路子,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可以从理论方面入手,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从技能方面入手。如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通过技能训练后,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工作原理。如交替闪光电路,通过看效果,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技能操作中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并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和技巧。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兵练习相结合
对一些元件较多、线路较复杂的电路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法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模块式”教学反思
1.采用模块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精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既要懂构造又要通修理;既能拆装,又会故障诊断。所以对各模块教师的各方面综合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2.模块技能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根据不同模块自编单元化的培训教材。编写教材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它不仅仅是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而且受教师本身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方芳.在中职教育中加强小班制教学.《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64-64
[2]许小花.论中职模块化教学.《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3, 04期(4):2-3
[3]贺丽丽.中职电工电子模块化教学初探.《成功:教育版》, 2012(18):97
[4]朱国兴著.电子技能与实训(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张梦欣.电子专业技能训练(第二版)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