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自家的孩子自家爱——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自购器材的利弊

自家的孩子自家爱——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自购器材的利弊

日期: 2010/8/6 浏览: 2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自家的孩子自家爱

——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自购器材的利弊

曲靖市师宗职业技术学校 王补林

摘 要:根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实际操作训练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器材做了大胆的尝试:组织学生自购一些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器材,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探讨了在电子实际操作训练中学生自购器材有利的方面及存在的弊端,寻找到了一些减小弊端的方法。认为学生自购器材利大于弊,存在值得推广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电子实训 自购器材 利弊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与工厂脱节,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校学了二、三年却依然不会。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没有能力投入太多资金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训练器材,学生缺乏在校的实际操作训练。另外,由于农民工与职校生争岗位,也使职校生丧失了自身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实际操作训练中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组织学生购买了一些必备器材:如电烙铁、测电笔、螺丝刀等。在几年的电子实际操作训练教学中,我们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发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在此过程中,我们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存在下列有利的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自购器材后,改变了以往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实践的传统方法,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到一起,理论实践相互交错,同时进行。这样,学生在实际训练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当即给予解决,而且有了活生生的实例。比如:电烙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解时不注意听,实际操作中,被电烙铁烫了手或衣服后才后悔。此时,教师结合讲解注意事项,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经常用此例提醒犯错的同学。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理论的知识变得直观而有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也不是学生埋头训练的纯操作。这无疑对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缓解学校资金缺乏的压力。

我们学校在这两年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方面投入都有捉襟见肘之感。组织学生自购器材,很好地缓解了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且减少了增加实际操作训练室、实际操作训练室管理人员的开支,在教室能完成的实际操作训练就选择在教室进行。学校只须投入少量资金购买必要的大型器材,如示波器、兆欧表、电动机等,无须购买导线、电烙铁、焊锡等易消耗的器材,就能让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得于顺利开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俗话说“自家的孩子自家受”,自购器材属于学生个人所有,学生便多了管理的责任。原来学校有少量的几个万用表,在实际操作训练中,被个别学生多次把表笔线拉断,并且由于使用次数太多,磨损也很严重。实际操作训练时,学生多,器材少,争抢中也多次发生损坏,严重影响了实际操作训练的效果。而现在使用的是学生自己的器材,学生对其爱护与学校器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学生专门为自己的器材设计制作了小箱子,有的还上了锁。教师只要适当加以启发引导,就能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动力。

四、有利于扩展学生使用器材的空间。

自购了器材,由学生自我管理使用。增加了使用的时间及强度,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不仅在课上有,课余时间、晚自习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有的学生还利用周末放假带回家去,既用来改制或修理家中的一些电器,也可用来设计一些实用的小电器。学生使用器材的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并且增加了趣味性,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多了时间和强度。

五、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学习完电烙铁的使用后,我们组织学生购买了万用表散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组装,成功率达到92%。学生有了万用表,教师的教学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不仅很好地组织了电子元件的检测的教学,还成功地开展了对家用电器检修的教学。教师能组织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是平时教学中不会遇到的,特别是有关器材的使用、保养方面的问题,都是师生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当然,自购器材虽然存在这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它的局限性。有利必有弊,这是客观规律。自购器材同样存在着弊端。我们认为自购器材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重了学生负担。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有的连生活费用都存在问题。如果各种专业课都自购器材,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组织学生购买电烙铁、焊锡、螺丝刀、尖嘴钳等器材时,每生投入20余元,有个别学生直到期末才交清。后购买放音机、收音机、万用表、电子门铃等散件时,每名学生投入60余元,更加感到学生所承受的负担确实不小。这样,势必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一弊端,我们采用缓交费用,部分贫困学生少交或不交费用,利用集体购买的优势,把厂家给的优惠给予这些较困难的同学。这样,把这一弊端减小了许多。现在,我们还想到与厂家联合,组织学生帮助厂家组装简单的电子产品,得到一定的酬劳作为自购器材的费用。虽然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弊端,但能很好地缓解这一弊端带来的压力。

其次,学生自购器材损坏率高。因为考虑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组织自购器材的质量不高。学生使用中,发现容易损坏。比如:导线铜丝太细易断,电烙铁烙铁芯易坏等。

针对这一弊端,我们主要是在组织购买时尽量选择价格低、质量好的产品,另外,多购进一些易损配件,以备更换。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意外发现这一弊端实际是学生提高技能的优势。学生自己更换了易损的导线,出现故障自己进行修理。这正好达到了电子实际操作训练的目的,学生在修理器材的过程中,提升了技能水平。

再次,学生器材易混淆,难管理。学生的自购器材,几乎一模一样。有的学生缺乏管理意识,器材被人换了也不知道;有的学生干脆随意把别的同学器材占为己有,甚至出现一人有三个电烙铁的情况。学生的自购器材基本都放于教室,被偷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学生在器材上做记号,由教师在不使用时统一收管的方式,并加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使这一弊端减到最小。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电子实际操作训练中,采用自购器材的方式,利大于弊。并且电子专业把许多不利的因素,转变成为提升学生技能的途径。这一方式,还存在许多待开发的领域,比如:学生能否自制玩具出售?能否组装半成品?如果可以,既达到实际操作训练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还能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认为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班开展自购器材的做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寂.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刘高山.专业课程项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职教论坛.2006,8

[4] 陈振源.关于《电子线路》教材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自家的孩子自家爱——谈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自购器材的利弊.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