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日期: 2020/12/19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长春师范大学 林玲

课题来源: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20jqy-075)
  
   摘要:2020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湖北武汉突然爆发,并且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全国各级城市纷纷下令封城,隔离等一系列措施,学校也不能幸免,学校迫于疫情,延长了假期。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历时半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几百万的大学生都被迫长时间滞留在家,这对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会给大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就此次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心理状态发生的变化进行简单的阐述,针对这些情况,对大学生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进行了论述,并就开展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冠疫情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有效性
  
   从2019年12月武汉发现首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以来,新冠病毒在短时间内,快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为了阻断疫情的蔓延,国家教育部下达通知,要求全国所有学校延迟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这对于大学生的教学、毕业以及就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在线教学,保证停课不停学。大面积的疫情危机不仅威胁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巨大的压力,对于全国各所高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每天都能从新闻媒体、自媒体获取大量关于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要适应线上授课学习,完成各种学科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大学生一直处于高压力状态之中。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大量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孤独、沮丧等等。这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调试和纾解,将会给大学生个体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各高校及社会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情绪健康,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为疫情结束后,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针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大学生人员范围大,数量多,又没有办法进行线下面对面的辅导,而在线上进行团体辅导是一种能够高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一)团体的概念及要素
   首先就要了解团体的概念和类型。要想组建并带领好一个团体,不是仅仅凭借着一腔热情,就可以去做好的。团体的定义有很多的说法。总体来说,团体是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影响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通常根据组建团体的目的和团队的自主权,分为自我管理型、共同目标型、正面默契型、问题解决型和多功能型团体。
   团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具有以下的基本要素:首先,团体要具有规模性。小的团体从几个人到几十个,大的团体可以是成百上千人组成的。在校园内做团体工作,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现成的团体,因此通常是由班级为单位形成团体。当然,如果是心理治疗性的团体,通常由8到10人组成。其次,团体成员相互之间要形成共同的目标,有着相同的诉求。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在汶川体育馆里,抗震救灾援助队同时给五六百人做团体心理辅导。因为大家一同经历了灾难,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感受,都希望尽快摆脱灾难带来的阴影,早日走出困境。大家有着相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诉求。再次,团体不是单向进行的,由于团体的成员相互之间是能够相互影响的,大量的资源就蕴藏在团队成员之中。因此,团体一定要具有规范性。没有形成规范的团体,就没有核心凝聚力,团体的动力不足,最终是进行不下去的。最后,针对心理辅导团体而言,团体活动还强调预防性和发展性。例如现在,全国高校学生都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居家隔离,大家相互之间对此有着许多共性问题,而通过网络组建团体进行心理辅导活动,也是大学生当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强调预防性和发展性。既可以预防疫情危机情况下,高校学生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创伤应激障碍等,又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团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积极影响,共同找出团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3]。团体辅导所面对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有共性的问题,它强调预防性和发展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团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的界限并不明显,甚至有时概念是可以互换的。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目前没有明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与实施要求等基本一致。
   二、疫情下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1.减少大学生的恐慌心理。新冠疫情刚发现的时候,正是春节即将到来之时。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却突然面临武汉封城,接着没过多久全国各级城市都采取封城、设置关卡、居家隔离等各种措施,个体之间正常的社交活动一下子停止了大半。并且每天通过各种信息渠道,都能看到不断确诊的疫情信息,这种情况之下,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恐慌,特别是那些处于疫情高发区的人们。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在疫情开始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减少恐慌。
   2.摆脱孤独。虽然每个地区的疫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是从春节左右,全国各地都进入了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状态,在长达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隔离期间,人们都不能随便外出,有些人只能一个人在家,有的是两三人在家。长时间不能正常进行外界活动,人就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要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
   3.增强控制感。个体的尊严、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体对自身生活、生命的掌控感,控制感越强,价值观就越强。当一个人失去了这种掌控的感觉,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慌。疫情使大学生缺乏这种控制的感觉。
   4.学会时间管理。大学生长时间脱离正常的校园生活,居家隔离,容易失去生活目标和学习动力,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对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缺乏管理与监督。因此,团体心理辅导要帮助大学生增强时间管理的观念、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5.增加人际互动。由于打破了已有的生活常规,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加之对网络在线学习的不适应,个体本就容易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反应,而在与父母或其他亲人的人际交往增加的同时,有许多大学生也表示会产生许多矛盾,不知怎样更好地与亲人进行沟通。团体心理辅导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获取更多积极的社会支持资源。
   三、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带领者的职责
   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带领者要具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资质,同时要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经验,并能注重辅导过程中的伦理性和保密性原则。由于此次新冠疫情的传播特殊性,需要通过网络开展心理辅导,也要求带领者能够熟练使用zoom、qq、钉钉等网络交流软件。
   (二)做好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
   网络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疫情的进行,更多面对的是居家学习中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就可以以时间管理或疏导亲子关系为目标,确定网络心理辅导的方案。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理论依据,每一个具体的活动应根据某种心理理论,而不是把已有的活动方案进行简单的重新拼凑。
   (三)建立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规范
   网络团体心理辅导与线下的团体心理辅导相比灵活性更强,而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更多。如:辅导进行过程中团体成员可能会接听电话从而不能保证专注,或者辅导过程中环境较为嘈杂、有无关人员的介入等等。因此在网络团体辅导开始前必需要求所有成员签订规范,对辅导过程中的保密性、辅导中的环境要求、设备要求、材料准备、尊重他人等方面进行规定和认可。
   (四)注重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结束时的评估
   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在此次新冠疫情之下是一种尝试,在以后的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也会是一种重要形式,为了确保网络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在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结束时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带领者要考虑此次目标的达成度、团体成员的收获感、团体方案的设置是否完善、带领者的自我评估等问题。具体可以通过调查问题或者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可以帮助广大高校学生减少疫情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使其引发的各种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疏导。面对疫情,大家要齐心协力,尽自己所能,共同面对,共渡难关。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提供线上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因疫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周钱.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84-85.
   [2]李明,周祎,王瑞.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5,(20):130-131. .
   [3]樊富珉, 何瑾. 团体心理辅导[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