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早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就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我国更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面,丰富就业种类,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就成为了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这与教学过程中忽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基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互联网产业化升级的大背景,中职教育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发展方针,培养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新观念,为完善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中职教学作为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推行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创业作为信息时代保证就业率的重要渠道,为实现改革创新提供了可行方案。不可否认,以往的就业模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凸显创新机制的优势和特点,只有切实利用好新规范,树立中职生的创新新思维,才能激发社会活力。本文就结合当前中职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具体意见,以便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
一、有关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概述
中职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的补充方式,其中大多数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无法考上好的高中,希望通过掌握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其中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对于中职教学的理解也相对片面,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甚至存在逆反心理。依照以往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学生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是类型却过于单一,对于自己的潜能了解的不够透彻,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同时,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一般。
二、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我国中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工作创新意识薄弱,这不仅与学生自身有关,还与中职教师教学密不可分。因此,根据目前中职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整个社会,树立他们全新的就业观念。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基于此,教师要从市场现状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整个社会,让他们认清就业状况,树立学生的就业新理念。具体而言,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活动,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的创业新技能。
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在中职院校营造创新船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长处,以便正确的做好就业评估工作。当然,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素养,增强他们的就业自信心,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鼓励学生创业的机制和规范。
(二)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可见,要想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社团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他们到企业和工厂顶岗实习,提高和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创新,在创业中才能有所成就。
(三)建立创业平台,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锻炼学生技能水平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扩展学生的眼界,让他们熟悉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流程。所以,各大中职院校要与企业强强联合,在校外设立实习基地,创办一些实体项目,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推荐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还可以组建“校内+校外+校友”三位一体的导师队伍,聘请专业技术过硬的企业人才到学校进行讲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就业率,拓展就业渠道的主要方式。对此,校领导要做好高水平教师培养工作,打造双师型教师,并且树立他们的创业教学理念。此外,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走工学交替的教学思路,启发学生的就业新思维。
结束语
总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中职教学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努力。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杰,周萍.“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2):65-66.
[2]徐苑平.校企合作开发中职营销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知识经济,2017(02):135-136+139.
[3]王燕凤.中职学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2):33-34.
[4]贺园梅,邓文新,邱黎平,赖勋忠,万军.基于电子创业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4):2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