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发挥职校生的独特优势
摘要:当今,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社会对职校生的期待空前提高;另一方面,职校生对社会的态度可能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必须引导职校生及时转变观念,培养亲近社会的情感,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实用、管用、好用、耐用”这些职业学校毕业生独特的就业竞争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社会性情感 情感障碍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前些年,我国职业教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面貌。这就决定了职校生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套上了一个精神枷锁。
通常认为社会性情感是社会认知的产物和功能。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集中地表现为人的需要的发展,它具有不饱和性,一个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同一需要也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这种具有极大丰富性和发展性的需要,是人的社会积极性的内部动力,推动着人的发展。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人,在生活、事业中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自我激励,不断锻造自己真善美相融合的人格。
二、职校生常见的负性社会性情感
1.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职校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
2. 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
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在职业学校并不少见,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3. 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被判定“下场”或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常常有身心疲惫感,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三、职校生积极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1.对情感障碍的认识
所谓情感障碍,是指学生的一种错误的情感体验。形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家庭和学校的原因: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某些教材内容过难,要求过高,或者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不理想,经常“红灯高照”,久而久之,不仅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而且这种情绪又会严重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变得更加呆滞,造成情绪与成绩间的恶性循环。
2.克服情感障碍的具体做法: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全体学生。
转变人才观念。务必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的人才算人才?另一个是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中承担什么任务?要真正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的,多类型,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
(2)重视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①给予信任感,消除自卑感。
如何帮助职校生克服种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新的心理定势呢?答案是攻心为上,向他们明确指出:一方面是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自控能力差,自抱自弃,叫做“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第二方面是惰性较强,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叫做“自己管不好自己”,第三个方面是学习法不对头。不重视自学,不重视理解,这叫“自己用不好自己”。如果“知疾乐医”,及时克服定能迎头赶上,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
②给予成功感,消除恐惧感。
唤起理智的觉醒固然重要,但要获得长久的效应,务必在其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感。为此,一是教学上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放慢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削减教学梯度,使学生“学来顺利”;二是技能训练,可以不失时机的利用职校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多方位地开展技能演练,使其觉得“做来顺手”。使学生在直觉上获得第一次成功感,以进一步消除对学习、训练的恐惧感。
③培养对社会的感恩之情。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每个职校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
后记
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是教育战线的一项战略任务。职业学校教育,应当情感优先,位卑不敢忘忧国——体现出那种“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使职校毕业生成为在企业、在社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2]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