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五年制高职《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开发技巧

五年制高职《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开发技巧

日期: 2019/11/4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吴凯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XHYBLX2019072);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五年制高职《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开发应用研究”(课题编号:Hazy17009)。
  
   摘要:本文将介绍微课程这一探索的教学方法,微课程相对于实体课程教学来说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课程质量,就目前来说各个领域都在进行微课程的制作与售卖讲解。因此,本文将具体针对《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这一课程的微课程制作的相关开发技巧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开发技巧
  
   目前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如何高效的进行相关课程的深度掌握,学习,相关的教育部门与学校具体学科指导部门,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与尝试,希望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最大程度上解决目前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难效果较差,学生反响力度小等问题。
   一、对于五年制高职《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的课程说明
   这一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机械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进行技术训练。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于相关目标的了解和具体知识的掌握评价以及相应的知识拓展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水平,总之这一课程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准确的较新颖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装配钳工在这一课程中主要是把零件机械设备的装配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且经过相应的调整检验和试车等步骤使机械设备组合完整并进行工作的人员。
   二、 微课程的相关特点分析
   目前许多领域都在涉及微课程这一方面,这说明微课程在市场中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前景,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课程制作的问题,下面我将分析微课程的相关优缺点来进行说明。
   1.优点方面
   1.1课程时间相对较短
   微课程的微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短小精悍方面,会经过较短的时间内把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展示出来并且相对来说不需要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且老师也会相应的减少授课时间,这样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学习讲课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彼此时间的节约。
   1.2学习地点的随意选择
   微课程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在教室进行授课学习的方式,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学习方式的选择,不需要学生每天到达教室进行固定时间地点的。学习,这种微课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也以为着老师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地点进行授课。
   1.3对于课程的设计制作要求较高
   微课程的制作需要耗费相关的精力去构想整个课程的流程,需要具有较流畅的教学步骤,能够让学生从开始环节就了解到自己这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那些是重点,需要注意的内容是什么。这都是,衡量微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缺点方面
   2.1微课程选题过大没有重点
   有些微课程在观看过后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或者说讲课人都不知所云。这是,一种相对失败和低效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课程选择的教学目标过大,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准确的掌握好课程的重点,因此学生无法掌握到重点知识点在哪一方面,而微课程的。制作就是要根据重点知识点进行授课教学,因此这一问题就与微课程的制作目的背道而驰。
   2.2微课程干货较少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微课程的要求就是希望时间短并且可以迅速了解到课程重点知识点,并进行快速学习,但是大部分的。微课程并不能精准的达到这一目标,大多都是冗长复杂难以理解的状态,因此学生会相对讨厌微课程。因为课程干活较少,一些重点并不能反馈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无用的阐述重复。因此这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微课程制作的开发技巧
   ⒈选题明确,课程流畅
   在进行微课程授课时,要把这一节课中要让学生了解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点进行概述,给学生一个指导方向。并且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有一个核心的讲解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这一重点,不要有过多的无用的阐述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多多提供干货,这才是学生需要的,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讲课水平高低,是一个衡量微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比如说在进行熟悉钳工工种的分类,工艺范围与特点,会制作加工和装配工艺流程这一课时的授课学习时,就要让学生知道具体的钳工分类,具体的特点和范围是哪些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方面,这几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意味着课程的结束,其他无用的步骤比如相对无用的课时介绍就没有必要进行,只需在课程开始时就进行重点介绍,然后是干货授课,让学生能看得懂,能理解,学得会。这是需要教师在课程授课中要声情并茂,这种技术类课程是需要精准教学的,实践性也很强,需要教师进行直观的详细的操作。因此,只要教师确定好目标并且进行重点突破,这种微课程还是相对成功的。
   ⒉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
   在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下节课的结尾与上节课的开头是不衔接的,会发现,知识的错位衔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准确把握。这一问题是在微课程制作的相对常见的,会给学习者一种相对突兀的感觉。因此在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可以在每一节课程的结尾设计几个对于重点知识理解的问题,然后在下一节课的开头中进行解答,这样既是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总结复习又对课程进行了有效连接,不至于让学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这也算是微课程的一种成功。
   结语:对于《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的微课程制作主要涉及对象、行为、条件、标准这四个因素,让学生每节课都可以了解到课程的学习目标对象是什么,学生在课程中应该做什么,以及课程学习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最后对于课程的设计到底要达到哪种标准和水平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微课程基本可以成功的运行,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不确定的问题,还是需要开发者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薛莹. 微课程开发研究——以五年制高职《机械制图》为例[J]. 科技展望, 2017, 27(1).
   [2]罗雨滋, 付兴宏, 王岩.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8(2):17-18.
   [3]宋诗海. 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初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 30(2):88-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