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研究
摘要:目前在我国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中职教育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随着工匠精神的再次发掘,人们发现中职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本着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噢诶与工匠精神的问题及途径,最终为社会输送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工匠精神;问题;途径探究
引言:工匠精神是一种培育理念,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工匠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工匠精神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中职学校担负着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大责任,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职教育的培育工作发展缓慢。对此,中职学校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职教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统一,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工匠精神的内涵
1.1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特点
我国先人很早以前就有了工匠精神。中国古代工匠心思巧妙,匠心独运,例如鲁班、庖丁、卖油翁,他们都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倾心于自己的作品[1]。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着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全部注入到一双巧手之中,并创造出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工艺作品。工匠只有静下心来,反复琢磨品味才可能做出来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世人鉴赏的作品。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把工作当做是赚钱养家填饱肚子的工具,更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追求、对作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这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1.2现代工匠精神的特征
现代工匠精神也要求有着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要求工作者不惜浪费时间与精力反复不断、孜孜不倦的研究产品直至它可以完美的展示出来,致力于打造赢享世界的中国名牌。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不望文生义,不以偏概全,一步一个脚印[2]。敢于为工作牺牲个人时间与金钱,甚至于家庭和生命。
2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培育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
“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1].”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只要求工艺人、具有工匠精神知识道德说教。而我国目前就是缺乏关于工匠精神的相关制度.
2. 2忽视工匠精神的培养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者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对工匠精神加以重视,同时他们也认为重复性学习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妨碍工匠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殊不知重复性的练习才可以不断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2.3缺少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当前,各中职学校始终秉持着技能至上的职教思想,只关注学生眼前的就业和岗位选择问题,并不关注学生的个性是否缺失,是否适合以后的长久发展[3]。为此,中职教育要考虑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既要培育学生的技能操作,也要注意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工匠精神。
3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对策研究
3.1更新教师职教理念,对培育工匠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导向,是行动有效正确的前提,要想顺利的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要着重关注中职院校教师对党和国家为发展公家精神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理解和领悟。
3.1.1建立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什么是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呢、就是指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书育人的同时,将实现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就业生涯作为其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学生就业择业时,教师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所学技能、所选专业、个人兴趣偏向、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将个人性格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以后人生目标发展的大方向,鼓励学生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1.2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工匠精神引导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自身学习并发扬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默默奉献。在市场冲击的浪潮中抵制外界诱惑,忍住内心的孤寂,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培育工匠精神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3.2.1建设工匠精神所需的物质文化,形成良好向上的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在建设精神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着手建设物质文化。例如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课外活动场所、技能竞赛场所等,都可以展示出培育发展工匠精神的蕴意和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
3.2.2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明确日常行为规范的价值导向
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也需要中职学校建设来支撑。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行为规范要求,精细到日常小事,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开展班集体文明评选,引导学生树立爱文明、讲秩序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为了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培养并弘扬工匠精神 ,提倡实施优先发展人才战略计划。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技术工人队伍就是我们的人才基础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以工匠精神为导向,鼓励中职教育大力培育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秉玉. 中职德育教师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 文存阅刊, 2016(6):71-74.
[2]陈红霞. 中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探究[J]. 祖国, 2017(6):199-199.
[3]周星宇. 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评价机制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 成功:中下, 2018(2):00088-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