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IM技术玩转语文课堂
摘要:本文作者从目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与困境出发,分析原因,结合网络等科技元素和学生的兴趣导入点,分别从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网络生活的独特关系方面,语文教学文本与网络的结合方式与途径,网络软文对语文教学的方向支撑等方面,找寻职高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全文时代感强、科技元素多,实践操作性强。相信读者阅读后会有很大的启发,对如何解决职高语文课堂的活力和学习效率等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NIM技术 多媒体元素 网络即时通讯 教学困境 网络软文
笔者按:
21世纪的中华民族是繁荣的,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展成为广大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个矛盾同样在教育环节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这个核心矛盾将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很多特殊的原因,在学习上自我约束性不强,直接导致其在学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兴趣性缺失。
宁波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应该算是比较发达的,但是这个义务教育的竞争是非常劲烈的,学生背后家长的鼎力协助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与这种激烈竞争并存的是,一些家庭由于一些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导致一些学生最终只能上职业学校。所以,身为职业学校的老师第一工作要素就是爱心与责任心。职业教育真的是一笔“良心帐”,如果不对这些早已缺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爱,真的是造孽行为。
教育教学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齐心协力,事实情况却是来到职业高中的多数学生在文化课方面很多都是“欠账大户”,这给老师在教学工作方面出了很大的难题。
本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层面的问题,也有学生层面的问题。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即使有的教师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学生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也很难从根本上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拍的是在以“王者荣耀”为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们已经和现代化的多元的网络融为一体,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急需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从目前繁华的网络层面,寻找解决语文课堂问题的方案
问题既然存在,我们就要积极面对,在实践中千方百计寻找解决办法。针对目前的课堂困境,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从当前学生的最爱---网络方面,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1)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影响着的现在的教学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悄然中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极大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如果利用移动网络及时通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功能,以及支持多人群聊功能,并结合微课程(微小)、微内容(扼要)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尝试着解决传统语文课堂的弊病。
(2)利用学生对网络联络方式的偏好,搭建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微信,QQ等网络交际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这种网络联络方式的偏好,组建一个某课学习的群。教师是组建者,这样方便行驶管理发布的权力,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们的学习方向。教师提前引导学生注册好微博(新浪或腾讯)。教师可以和学生加为粉丝,这样关于某课的学习任务以及学生们的困惑、疑问更方便互相间的交流学习。
还可以利用百度贴吧的方式,教师以版主的身份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以跟帖的方式展开学习。极大的避免了一些胆小害羞学生不愿和老师交流的问题。
(3)微信学习群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群的方式和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在虚拟环境下,学习者避免了直接面对教师的情况,这有助于调动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NIM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⑴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资源
本阶段教师把已做好的微课等学习资料,放在微信学习群上或者是微博和贴吧里,并将学习任务提前通知学生,教师及时和学生研讨互动。没有了课堂上的压力与紧张,学生们心情放松了,学习主动性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会提高。
⑵对学生的学习研讨成果利用网络搭建师生间分享介质
师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体会反思等图文内容直接在微信中分享, 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典型答案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展出。 不仅是对分享作业答案同学的认可与鼓励, 对其他同学也树立了学习讨论的方向。
微信平台的订阅号功能,可以将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整合起来。 通过微信群的分享展示,学习不在是学生的专利,教师也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教学体会。我经常在学生微信群、家长微信群中分享得到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促进了我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
(3)目前网络直播的形式也可以借鉴,出于专业技术的原因,在这不便于详细说明。不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方面提供一个尝试模式。
四、寻找合适教学文本,发挥网络文化的强大张力
目前的学生们已经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网络的印记深深的浸润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很多人不习惯翻阅纸质书籍,但是却对电子读物情有独钟。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教学文本,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其转化为一篇网络化读物。学生可以在不改变文本主旨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篇走进自己的教学资料。这样既可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又可以调动起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每天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的洗礼,网络文字的样式和特点深深影响着他们。例如,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品软文,我们可以就某一主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电商文本。学习有的放矢,可以很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撰写某款游戏的攻略,不过在写作内容上要和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自媒体”的形式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有关戏剧的文本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提前布置给学生自编自导相关文本内容,课堂上我们可以挑选有代表性的表演来帮助学习任务的落实。我们还可以将优秀的视频上传至“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平台,学生们一定会绞尽脑汁去完善自己的作品。
总之,NIM技术就是移动即时通讯与网络的多媒体资源走进我们的课堂,可以说移动即时通讯开启了我们后网络时代。今天的生活中不能离开网络,我们的教学同样不能离开网络。现在的网络技术是日新月异的,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时时刻刻的。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只有深深植根于网络的深厚土壤才能更好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新星,刘勤.泛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与开发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3):34-35
[2]黄海智,尚鸿,王强.泛在学习环境下个性知识感知地图系统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0,18(4)35-38.
[3]余泉,杨先民,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8,2,15(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