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写人记叙文教学三步走

写人记叙文教学三步走

日期: 2018/8/3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孟学荣

内容摘要:记叙文是中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文体,鉴于小学教学中写人的记叙文的重要性,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这类文章分为“感知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写法、练习人物习作”三步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记叙文;写人
  
   记叙文是中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文体,它主要由写人的和记事的两类记叙性文章组成。而写人的文章又非要有事情的参与不可,所以学会鉴赏写人的记叙文在中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阶段写人类的记叙文有占有相当的比例,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教会小学生写人的记叙文的方法。这类记叙文主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受文本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特点,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描述印象深刻的人。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们把这类文章的教学分三步来进行,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具体实施情况。
   一、感知人物形象。
   感知人物形象一般放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它主要由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朗读感知人物几个板块构成。导入新课阶段教师要多花费一点心思,这个导入的设计可以是教师导入一个写人物的小片段,让学生猜猜是谁,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也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人物图片,让学生简单说说人物的一些特征;或是简单一点,说说身边熟悉的朋友的样子等等,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来。
   检查预习阶段虽说在人物的感知方面,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重要之处,但是在小学阶段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双基”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基础知识。只有夯实了基础,我们才可以继续后面的讨论探究,没有坚实的基础,什么都免谈。检查预习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时间充足的话,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预习时认为重要的生字词分类板书,其余学生做补充;时间紧的话,教师可以分类投影检查,然后让学生自己再加以质疑和补充。在这个步骤要让学生充分记忆字词,切实读准字音,写好词语,记好词义。
   朗读感知步骤要让学生以朗读为主,以读带疑,以读带思。学生先自由读文,说说文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接着再读,边读边思,把刚才质疑的问题予以解决,并说说文本中的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最后让学生划出文本描写人物的具体句段,总结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这个过程一般要设计为一课时,如果时间充足,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并且为下面的探究人物写法做准备。
   二、探究人物写法。
   在这个板块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描写人物的方法,一个是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并总结人物描写手法。还可以摘抄文本中的精彩句段加以交流。
   这个板块一般设计在第二课时,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文本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并找出具体人物描写的句段,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从而总结出来人物的描写手法。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最后的姿势》:“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护住了四个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到来时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再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船长》:“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都救出去’”通过对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哈尔威船长在遇险时的镇静自若、临危不惧、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些描写人物的句子很精彩,好在哪里。让学生加以讨论并交流展示。这个过程最好结合有感情朗读课文,以备学生更深刻认识人物的内涵,用自己的体会来读出自己的心声,完成对人物的最终解读。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溢满、郑重、接过、望了望”等动作和神态描写,很精彩细致地写出了肖邦对祖国的泥土的珍惜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依恋。这里需要把“溢满”、“郑重”等字重读,节奏要舒缓并饱带深情。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可以体会出人物描写的妙处,从而帮助学生总结人物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这些细节描写的恰当运用,会增加文章中人物在读者心中的深刻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三、练习人物习作。
   这个板块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口语交际,一个是习作练习。这里的口语交际可放在第二课时总结人物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写一个熟悉的同学,让其他学生猜猜他是谁,并在活动结束后评出全班中谁的片段写得最精彩,最生动,并且还使用了文本中刚刚学过的人物描写手法。通过这个小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练习可以在口语交际之后布置学生作文,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在作文课上进行。首先在作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先积累一些写人的词语、句子,并尽量能够在自己的习作中用到。接着让学生讲讲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这个故事可以不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的。先是学生和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展示。最后评出哪个小组的人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并说说为什么,最后交流描写人物生动的具体方法。这个环节主要练习的还是口语表达,但它的练习指向很明确,就是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这个铺垫做得好,下面的习作才能水到渠成。
   习作部分由于有了上面的铺垫,所以最后只需要学生选择写的是哪个人,想突出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这个人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选择一个自己学到的人物描写手法写作。打好草稿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与以前的写人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现在有哪些进步的地方,评出自己最满意的部分,大家一起交流。教师在其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与学过的课文联系起来,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最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外读一些写人物的记叙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学习作者的人物描写手法,摘抄文中一些精彩的段落,不断提高对写人的记叙文的感受能力和写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写人的记叙文这三步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这三步的顺序不能有所改变,因为它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感知、探究、习作三步走,多读多思多写,以读促疑,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切实提高学生对写人类的记叙文中对人物的感受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