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探索运用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普遍表现的消极、慵懒、疲倦等学业倦怠的特征,远远不符现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本文提出通过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励志教育不只是信念教育,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职英语 励志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理实身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主持人:李文柱,课题编号:1508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职业学校的老师们都有体会,在内心放弃自己,否定自己是很多中职学生的心态。其实很多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由此可见,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促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是提高职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我在进行英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励志教育”,感觉很有成效,跟大家探讨一下。
一、 上课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懂得,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有梯度性,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一步步引导,难度逐级增大。初阶的教学目标要在学生能完成的范围内,给学生一个鼓励。在讲英语基础模块下册﹤﹤The Great Wall﹥﹥这一课时,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生词,例如 : famous wonder, locate, extend, terrible conditions……,还有很多句型,甚至有定语从句,The Great Wall which we can see now was re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16th century.对于在初中就没打好英语基础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怎么办呢?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关于长城的视频材料,包括建筑历史和民间故事,吸引学生兴趣,然后用图片进行词汇教学,用游戏巩固掌握的词汇。词汇基础打好后,第二节课再开始句型的教学。这样由简到难,让学生感觉自己还行,有信心继续努力下去。
二、时常和学生们分享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引导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例如,我校数控系2013级高级数控班学生肖玮康,自入校以来,志存高远,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工匠精神,荣获201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组“个人一等奖”、 2015年参加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组技能大赛“冠军”,“2015年7月全国中等职业数控车组技能大赛”全国三等奖、2016年第二季《中国大能手》大型职业技能数控车竞技节目第6名、2016年8月在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中荣获数控车工教师组全省第一名。2015年,年仅20岁的肖玮康已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数控技师,今年,又被授予“河北省技术能手”和“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并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这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学生们身边的人,榜样的成功,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未来。为实现成功目标,他们会在心里种下理想。理想是石,定会敲出星星之火!
三、理实身心一体化,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
人们常说,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励志教育不可以走偏,不可以成绩为上成绩唯一,要遵循多元智能理论。看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不能只局限于分数,专业技能,还要看他有没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给以肯定,给以激励和鼓舞。
四、 在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内心出发帮助他们纠正各种不当行为。
记得有个学期,我讲德育课。有个学生在上课时间趴着睡觉,我点他的名,让他站了10分钟。一下课,我走到他身边,走在他旁边的凳子上,和他聊了起来。经了解,他感觉所学专业枯燥无味,整天提不起精神。我详细的给他分析了学好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工作范围和待遇,但是前提是学好这个专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过这次聊天以后,这个学生每天上课都认真听课,塌心学习,积极进取,毕业时被一家专业的电器公司录取,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技师。
五、 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例如
1、开展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 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2、在清明节可以开展“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3、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