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日期: 2015/12/9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冯德海

古人形容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豹头”和“凤尾”,沈义父言作词“先须立间架,将事与意分定了。第一要起的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是末具4,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可见古人是何等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诗工于发端”,即指文章开头开得好,便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文章开头已经取得了一半的胜利。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开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分方面入手:
   一、开头写景,由景入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以景开头往往可以起到缓冲,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可分平起,在平静的叙述中描述,娓娓道来,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诗词以秋之典型景物开头,渲染了一种离别悲情;突起,是犹如晴天里的惊雷,破空而入,如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就展示了一幅气势宏伟,波涛汹涌的豪迈之景,流露一种豪迈之情。
   二、以情开头,往往是直抒胸臆,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感,以引起下文,统摄全篇,当然此情感也就成了文章的灵魂,同时,以情起切题快,可以引导读者快速进入文章的感情基调,便于快速抓住读者的心。同样,此种开头也分平起和突起,平起,一般抒发比较深沉、忧郁、缠绵的情感,如李清照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词以“寂寞”发端,点明情怀,为本词奠定了忧郁缠绵的基调。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开篇点出自己对北国秋的独特感受-----清、静、悲凉,作者“秋味”统摄全文来描景状物,抒发情感。突起一般抒写慷慨激昂、雄浑悲壮的情感,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作者用“怒发冲冠”这一情语发端,置景于后,以激发慷慨激昂的情怀。
   三、以事开头,即直述其事,从事情的本事开始写起,或用回忆的方式出现,这种文章的开头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掌握,再次不再举例说明。
   其实,文章的开头远不止以上三种,还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开篇提问,以故事等形式出现等等,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依据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千万不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而使文章的开头与内容脱节。
   一般来说,万事开头难,开头固然重要,但结尾处尤难。因为一篇文章如果结尾好,不仅余味无穷,而且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让全篇生辉。假如文章结尾结的不好,或画蛇添足,或狗尾续貂,都会使文章褪色不少,所有“一篇之妙在乎结”。本人认为结尾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以景结情式:以景结尾,容易得到含悠远的旨趣,具体有以景衬情,以景抒情等形式,如鲁迅的《药》“忽然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双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文章以景结情,照应前文,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以情结尾,直抒胸臆,以情之率真取胜。古人云“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徐迟的《黄山记》“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公园!”作者前文挥洒自如,色彩浓烈,辞藻华丽,对黄山的神奇景色进行了细致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最后抒情,自然是水到渠成,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感情喷泻而出。
   二、以疑问作结式,发人深思,如韩少华的《记忆》“哦,年轻的朋友,你还在望着我,望着我呢---不知我匆匆写下的这些杂乱的意思,可触及记忆所蕴含着的真谛吗?”文章以疑问结束,引人发思,似问实答,异味深远,语义比一般陈述性语句结尾更加强烈!
   三、画龙点睛式,指以富有哲理的语句结尾,深化主旨。如孙犁的《黄鹂》“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全文几次描写不同情境下遇到黄鹂时所见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态度。结尾从叙事到说理,点明主旨。
   四、拓展延伸式,就内容来说更追求完整,在前文叙说的基础上自然延伸。结尾就文章放开一步,把后发生的事情作进一步延伸。如孙犁的《荷花淀》“这一年秋天,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川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正是这恰当的进一步的延伸,才写出了荷花淀女子她们从一个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个真正的抗日战士。
   五、出乎意料式,指宕出远神,答非所问,不在意料中,文章看似游离,实质神合,往往能形成幽默的效果,发人深思。如莫泊桑的《项链》小说的最后由佛来思节夫人说出项链是假的,这一结尾出人意料,使人难以预料,同时又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文章结尾的方式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要做到“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