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问题成因分析
【摘要】专业教师到企业下企业锻炼是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教师到企业实践在具体运作上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专业教师企业下企业锻炼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政府有关部门、学校、企业和专业教师等四个方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专业教师 下企业锻炼 问题 分析
职业教育坚持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地市、面向全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目标,提倡学校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实现“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教程工艺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业作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的“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上岗时间短、应岗能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直接影响育人的质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既应该是学校教师,又应该是企业员工。为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出台了诸多政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 但实际上,专业教师企业下企业锻炼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工作的推行仍然面临很多困难,造成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步伐缓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质性成效有限。
本文结合本人及同仁下企业锻炼的实际经验,对外教师下企业存在问题做一个相关思考分析如下:
一、教师和企业双方都缺乏积极性。 教师到企业参加下企业锻炼理论上应该达到双赢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实际岗位中应用专业技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从我们教师角度出发,首先是因为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搞科研,学校平时根本抽不出教师到企业实践,只能利用寒暑假,这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让参加锻炼的教师感到心力交瘁。也没有太多热情!其次是因为待遇问题,参加下企业锻炼利用自己的假期却没有享受相应的待遇,比如我们这类学校什么补贴都没有,甚至于交通、吃饭都自己来出。再其次:是参加不参加对我们自身工作没有影响,形成无所谓的状态。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一般我们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较短。教师被安排到企业下企业锻炼的时间一般一年就一两个月,多数教师只能利用暑假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对强调生产持续运行的企业无疑将造成不连贯的影响。(二)是企业不信任教师的技术能力。(认为我们是书生,只会纸上谈兵)可能为避免影响正常生产而不愿接收教师下企业锻炼。确实我们大多数老师就是从学校毕业走入学校教学,没有任何实际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三)是少数教师缺乏责任感,影响企业对其他教师的认同。部分教师到企业锻炼时由于处于三不管状态,不能好好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时间观念不强,工作积极性不够,影响企业生产与管理,使企业对再次接收教师下企业锻炼产生顾虑。(四)是企业从他们工艺技术保密的角度出发,为防止其相关信息泄漏,不愿让教师参与实际的生产和管理。(五)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企业可接收也可不接收。大多数教师下企业锻炼找单位都是凭借学校或者自己的私人关系。
二、学校没有保障制度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下企业锻炼时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和要求,同时,专业教师到企业下企业锻炼对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有帮助,为此,学校也积极要求教师开展下企业锻炼。但由于主管部门没有相应的考核,同时,各学校师资配备一般紧缺,安排教师进企业会直接影响教学常规工作,再加上有可能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因此,大多数学校在在真正落实教师企业岗位实践工作时,学校多数情况下只起传声筒的作用,将下企业锻炼工作推给教师自己执行,或者被动性地完成下达的参加指标。没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很难达到有效提高实践的严肃性,增强实践的实际效果。
三、教师到企业下企业锻炼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教师是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的第一主体,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实践锻炼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各级部门都只是简单强调提高实践能力,至于究竟提高怎样的技能,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的教师在实践内容、实践能力和实践目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任何部门或者单位给出具体的要求。而且到企业去下企业锻炼的工作环境肯定要比学校的工作环境要差,体力劳动会大大增加,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顶岗锻炼是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这也打击了相当一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四、教师在企业没有存在感,难以融入企业。下企业实践的专业教师希望在企业学到新技术和掌握实际技能,但是到了企业,专业教师就处在了没人搭理的尴尬局面中,公司人员认为专业教师是顶岗锻炼,与公司没有利益牵连,只要时间到了专业教师就会离开,因此,企业一般安排考察观摩活动为主,或者安排一些并无实效意义的工作。教师在企业得到岗位操作训练的机会很少,更别说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这种情况也致使锻炼目的并未真正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脱离学校无人监管,企业不管学校也管不到,在缺少压力的情况下原有任务的完成也会打折扣。
总之,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必经之路。客观问题的存在不可忽视,特别需要在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通力合作,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下,配合以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才能保证企业顶岗锻炼达到真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 许琰,谈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DB],https://www.kj009.net
[3] 胡幸鸣、葛永明、高水琴,有效推进高职教师到企业下企业锻炼的管理与督导[J],高教论坛,,2010,(5)。
[4]刘中良,姜自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4-15.
[5]潘文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2(9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