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学生顶撞老师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学生顶撞老师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日期: 2015/5/17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诸暨市职教中心 汪吉权

[关键词] 顶撞老师 心理成因 学校教育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在犯错误时,与学校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顶撞的原因,大致分为如下三个原因:1、抱侥幸心理,企图通过狡辩,为所犯错误找到借口;2、有委屈心理,认为老师处理不够客观公正;3、存腻烦心理,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太会唠叨。笔者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深入浅出,引导老师正视学生的顶撞,冷静处理,因势利导,找准突破口,采取正确的对策,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灵魂工程师的丰碑。
  
   [正文]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学生顶撞老师的情况。有部分老师对学生的顶撞,往往会认为学生没有礼貌,没能深刻认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没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以致大光其火,甚至教育态度变得粗暴。不仅没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违变教育的初衷,与学生形成僵局。
   其实,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考虑,分析学生的顶撞的原因,教师不仅不会失态,甚至可以从学生的顶撞中抓住问题的症结,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成学生的思想转化。
   学生顶撞老师,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抱侥幸心理,企图通过狡辩,为所犯错误找到借口。
   一学生上课迟到,被老师发现。老师令其站住,该生反而边跑边大声回答:“我上厕所,你有什么办法?”老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追上该生并带到办公室进行教育。
   经教育得知,该学生是玩兴高以致忘了上课时间。他不是不知道《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是由于习惯使然,经常性地要触犯规章制度,属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型。其本人也意识到,这种违纪行为会招致老师反感、同学的不满,会影响班级集体的利益;又由于经常出现这种错误,私下里早已在估摸老师的心理,预测会招致老师怎样的批评,自己应作怎样的准备。许多事例证明,理由足一点,口气强一点,态度犟一点,就有可能蒙混过关。只是在运用过程中,因分寸把握不准,造成了顶撞老师的事实。
   像这位学生,从其顶撞的心理成因分析,并非轻慢老师,也绝非仅仅是为了掩盖所犯错误,而更多顾虑的是不影响班级集体利益,从而避免老师的责罚。鉴于这样的心理,老师应肯定其顾全大局的积极因素,也应指出其诚信不足的缺陷;引导其逐步克服坏习气,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二、有委屈心理,认为老师处理不够客观公正。
   两同学因琐事发生争吵,继而各邀约数人进行斗殴。老师在调查、教育后,报请学校批准,对参与人员按为首和协从两类分别给予了行政处分。当向他们告知处理结果时,一同学表示老师徇私舞弊,处理不公。理由是自己是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被别人叫去的,不仅没有动手打人,反而被别人打了几拳,处分却与别人一样。
   这一同学的顶撞行为,暴露出了他的委屈心理,显示了他对学校处理决定的不服情绪。如果带着这样的情绪接受处分,无疑达不到教育目的。为此,老师替他分析了错误的严重性:别人一声叫唤,没有搞明原委就盲从,说明缺乏足够的辨析是非的习惯,缺乏足够的辨析是非的镇静;到事发现场,既没有加以阻止,也没有及时报告老师,目睹事态扩大,直至演变为打架斗殴,丧失了作为一名团员应有的正义感,有违入团时的豪迈誓言;处在事发现场而没有进行阻止,无形中给对方造成了事实上的心理威慑。一番话,说得该生心服口服,表示今后一定会痛改前非。
   三、存腻烦心理,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太会唠叨。
   一新生因上课时打瞌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刚向其指出上课睡觉的错误行为,该生就不耐烦地说:“你烦不烦呀?我不就是打瞌睡吗,又没惹着你,也没有影响其他同学。”话音一落,老师惊讶得目瞪口呆,没料到好心没好报,反而当众受到了学生的抢白。幸亏老师马上冷静了下来,认为再教育下去可能会形成僵局,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于是先让这位学生回去上课。
   到中饭后,老师到该生的寝室去查看,刚好只有该生一人斜躺在铺位上。老师就关切地问:“你是不是身体不适?要不要到医务室去检查检查?”此时该生动情地说:“老师,早上是我态度不好,请不要生气,原谅我的粗鲁和不敬。原本在家里也是这样,我只要惹上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家人也会唠叨上半辈子,只要我训斥一下,大人就不吱声了。时间一长,家长就迁就我了,我也越发任性、懒散。在家中散漫惯了,原先学校中的老师也习惯了我的习气,懒得管我。我来到这里才几天,几乎天天有老师来指责我,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耳朵都听得起了老茧。其实我也想改好,但得不到任何有鼓励性的表扬,心里也很烦躁。”老师一看引导机会成熟,就顺势开导他:“作为一位高中学生,不仅要对家人负责,对同学负责,对班级负责,对老师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成绩负责,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上课睡觉看似没有影响老师、同学,其实不然。一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迟滞了教学进度;二是老师出于对你的负责,叫醒你,中断了教学内容,浪费了同学的学习时间,也影响同学的学习情绪。最重要的是,你因为睡觉,没能听取老师的讲解,会造成学习漏洞,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因为老师的批评,使你学习情绪低落,不仅本堂课的学习质量受影响,还影响到以后的听课质量,所以危害很大。因此老师批评批评你是,纯粹是出于对你负责,是为你的前途着想来帮助你。”该生听后觉得老师分析的入情入理,再次表示真诚的歉意。以后的行为习惯,也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育学生的初衷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理解并遵守我们的优良传统、现行法律法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部颁行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学生的顶撞,只能表明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存在误解甚至曲解,如果仅仅是简单地采用压服手段,教育效果就不明显、不长久,教育也将因此失去其崇高的魅力。只有正视学生的顶撞,在学生顶撞时冷静处理,条分缕析,因势利导,才能找准教育学生的突破口,才能塑造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四有新人”,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灵魂工程师的丰碑。
  
   [参考文献]
   [1]刘脚根,高耀斌.转化后进生心得[J].新课程(中).2011(06)
   [2]邹娟.转化后进生之我见[J].华章.2011(27)
   [3]张冬华.让爱唤醒心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4]陈二华.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