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课“立体式”教学的创新
[摘 要]对 “立体式”教学的基本策略、考评模式、实施原则进行论述。认为从
三个层次入手,调动两个主体,做好四个准备,以“十字法”抓好五个环节教学,组
织四方面的指导,开展“四期一体”考的考核,就能实现德育课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立体式 德育课教学 实践 创新
一、“立体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何谓“立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三种。一指具有长、宽、厚的(物体);二指几何体;三指上下多层次的,包括各方面的,如立体交叉,立体气候,立体战争。本文取义第三种。何谓“立体式”教学?笔者认为:“立体式”教学就是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发挥师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师生课前相互配合,精心准备,课中采多种教学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全程投入教与学,在课后提供多种实践平台,让学生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联系起来,突出实效性,突破局限性,彰显活跃性,实行多角度、多手段、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立体式”发挥——做好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指导三个层次的工作,开展全方位的德育课教学。
传统的德育课,教师普遍重视自己备课,对学生课前准备要求比较欠缺;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后指导比较欠缺;重视课堂讲解,对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欠缺。立体式教学,可突破以上局限。
1.功夫在课前——以“四个题”、“四个一”精心做好策划准备。
(1)教师要安排学生完成“四个题”的准备任务。即一个自主学习的专题、 一个辩论的辩题 、一个演讲的主题、一个课堂质疑的问题。
(2)教师自身要完成“四个一”的准备工作。即设计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导入,内化熟透一段精彩精短的讲授,准备一次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视听展示,练好一次充满激情的演讲。
2.功力在课中——以五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并设计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讲解回应。就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场导入,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对教材重点、难点、热点进行精短精彩的解读讲授,并对学生的 “质疑问题”进行回应,要求教师言辞精炼、调动有方、灵活应对,构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二环节:视听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动、震撼、直观、切合主题的影音视频。
第三环节:辩论点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即席发言。并进行“点睛式”感言评述及归纳。
第四环节:激情演讲。一指学生上讲台围绕教材内容陈述观点或发表主题演讲。二指教师作富有激情的演讲。
第五环节:分享布置。指由学生把自己在课余的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中的照片、视频、文字等向全班展示并分享其参与过程、心得感悟。
3.功效在课后——按照“知行合一”理念,以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为载体,从“确定主题、指导实践、批阅记录、提供平台”四个方面,把德育课延伸到课外。
一是确定主题。即确定道德实践活动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社会上热点,布置切合学生实际的道德实践任务。
二是指导实践。即在课余适当、适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使德育紧扣生活,紧扣当下。
三是批阅记录。即每周批阅《道德思考与实践活动记录本》,或让学生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电子记录,发由教师电子邮箱进行交流、批阅、反馈。
四是提供平台。即提供课堂展示平台、网络展示平台。一是让学生把课后的道德实践活动用照片、视频等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分享体会感悟。二是建立“QQ群、微信”等,让学生将其“成果”分享延伸至网络,突破时空界限。
(二)学生“立体式”发挥——以“十字”法,多管齐下,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行为,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实践性。
一是“听”。让学生用心地听。听教师开场导入、情景创设、解惑释疑、启发提问;听同学登台演讲、即席发言、辩论分析;听多媒体播放的主题音乐等。
二是“说”。让学生大胆地说。要以“登台演讲”、“即席发言”、“自由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三是“读”。让学生大声地读。对教材经典段落、生动案例,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均可朗读。关键是引导学生读出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爱憎分明等德育课的思想感情和课堂气氛。
四是“唱”。让学生高声地唱。在德育课适时、适当播放紧扣主题的歌曲,让大家朗唱,能收到理想的情境陶冶,调动学习热情的效果。
五是“看”。看多媒体视频播放。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增强教学感染力、直观性。
六是“思”。“思”是德育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讲授讲解环节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七是“辨”。可简单模拟正规辩论赛模式,也可作即席自由辩论。通过辩论,观点碰撞,使学生动口动脑,使课堂变成思想交汇的活跃场所。
八是“行”。即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师布置确定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前述)。
九是“写”。课后布置“写”的任务,写在专用的《道德思考与实践记录本》上。可以是有关道德问题的思考、热点问题的看法,道德实践活动的收获、体会等,以此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
十是“展”。即课堂展示和网络展示。
二、考评“立体式”开展——创建课前、课中、课后、考试“四期一体”的考评新模式
一是课前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前“四题”任务布置,并表现积极。分值比例为20%。
二是课中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学生课堂参与性、积极性、活跃性、纪律性的表现。分值比例为30%。
三是课后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课堂展示、分享过程以及《道德思考与实践活动记录本》的完成情况等。分值比例为30%
四是考试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学生的卷面成绩。分值比例20%。
三、“立体式”教学开展实施的原则
要做到“五个结合”,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前准备、课后指导结合起来;要把校内德育和校外热点问题、新闻实例结合起来;要尊重道德品质形成规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信念,把教学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把现实教育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世界结合起来;要留意学生各种表现,做好考核登记,充分发挥考评措施的激励作用,把教育教学与考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①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Z]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