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委婉语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委婉语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uphem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对于维系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将生硬直接的话语转变为柔和含蓄的语言,从而使听话者不会觉得不快或刺耳,更加容易接受。在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协调师生关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委婉语,并结合语用学相关理论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委婉语;语用学;应用;英语教学
Abstract:Euphemism is a very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People use mild and implicit words instead of rigid and direct words in communication,which can make the listeners accept the words with pleasure.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in their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us achieving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euphem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nd discuss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pragmatic theories.
Key words: euphemism; pragmatics; application; English teaching
引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被运用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委婉语作为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将生硬直接的话语变得柔和含蓄,使人容易接受。生活中,人们使用委婉语往往出于礼貌或是考虑对方的面子,避免出现尴尬的境况。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委婉语,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伤害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评价与指正,不会产生抵触、抗拒的情绪。教师也能够有效的达到其教学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委婉语对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协调师生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一、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字面上的意思是“用好听的话”或“令人愉快的说话方式”。英语中的委婉语一词“euphemism”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意思是好的,好听的)和词根“pheme”(意思是言行或话语) [1]。人们通常将委婉语看成是一种修辞格(figure of speech),属于修辞学范畴。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不断深入,委婉语的定义不再只局限于词汇、修辞上,对委婉语的理解应结合具体的交谈语境。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委婉语作为语言的变异,脱离了情境要求,是一种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所使用的会话策略。这种目的往往是人们为了顾及双方的面子,避免使用会引起不快、不满或损害感情或关系的语言。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采用委婉、间接的表达方式,用温和、模糊和迂回的说法替代粗俗、生硬和唐突的说法。
二、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相背离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认为在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谈话目的,会话双方首先要遵循合作原则,否则谈话将很难顺利进行[2]。具体来说,“合作原则”包含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会话包含的信息与达到会话目的所需的信息量一致,不多也不少),质量准则(不说自己认为虚假或缺乏足够依据的话),关联准则(所说的话应与会话内容相联系),方式准则(所说的话应简单明了、井井有条,避免模糊、歧义)。总之,会话者双方在交际中都要遵守上述准则以达到谈话目的。然而实际上,人们在会话中使用的委婉语往往与合作原则相背离。
1. 委婉语与数量准则相背离
数量原则要求双方会话者所提供的信息要符合于交谈时所需要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但有时人们在特殊的语境下使用委婉语以达到特殊的会话目的,会减少或增添会话所需要的信息量。首先是减少信息量的情况。委婉语会采用首字母缩略法,简略法,省略法等基本方法。如用“a big C”代替“cancer”(癌症),而“Venereal disease”(性病)也常由“ V•D” 来代替, 以省略令人尴尬或难以启齿的概念。在某些情境中,人们会增添会话时所需的信息量,如当人们询问对方能否在此处吸烟时可以说:“Can I smoke here?” 但人们通常会用另一句话替代这句话,“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 here?” 这两句表达意义相同,就是询问对方是否允许抽烟,但后一句要比前一句委婉,但是超过了所需的信息量。
2. 委婉语与质量准则相背离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不真实或虚假的话。但是委婉语是与这一准则相背离的。通过在会话中委婉语发挥的作用来看,说写者要么故意造假, 夸大事实,又或低调陈述以掩盖现状的不足与缺陷。听话者会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推敲,得知隐含的意思。如下面这组对话:
A: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for the party on Sunday?
B: I’m afraid l have got a class on Sunday.
实际上,B暗含的意思是:“Sorry. I don′t want to join you for the party on Sunday.”他不想参加周日的聚会, 而且他并没有周日的课程。他之所以这样说, 只是为自己脱身的借口, 同时也使 A 不觉得没面子。B知道自己对A说的不是真话, 这样的会话违背了质的原则, 但可以使交际双方都避免了尴尬。
3. 委婉语与关联准则相背离
关联准则要求谈话双方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 但交际的一方往往会使用委婉语来有意回避话题,答非所问,说一些与话题无关的内容。当然, 委婉要控制在正常语境下听话者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如下面这组对话所示:
A: How did the English exam go yesterday, Tom?
B: We had a football match with the other class and we beat them.
B完全没有回答他在今天的数学考试中发挥的好还是不好,这与会话内容毫无关联。因此,B的话语完全违背了关联准则,其实B间接地表达了“我不想谈论今天的数学考试”。
4. 委婉语与方式准则相背离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内容简练清楚、有条理,而委婉语背离了这一准则,表现出用语模糊、具有歧义的特点。说话者往往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或者是表示对对方的礼貌。例如用“He lives at the government’s expenses.”(他的生活由政府负担)来表示自己的儿子在坐牢。当学生不得不告诉父母,他没通过考试时,他会策略地说:“In the exam, I didn’t make it.”。 除此之外,
三、委婉语体现的礼貌原则
布朗(P.Brown)、列文森(Levin-son)、利奇(G.Leech)等学者提出了礼貌原则,解释了为何人们有时在会话中有意的违反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进一步完善,他分为六条准则:1.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2.慷慨准则:增加表达有利于对方的观点;3.赞扬准则:尽力减少对他人的贬损;4.谦虚准则:减少对自身的赞扬;5.赞同准则:尽量认同对方的观点;6.同情准则:尽力减少双方情感的对立。[3]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往往是处于对礼貌的考虑,营造友好的交际氛围。委婉的“礼貌”功能在人们交际中减少唐突,表示礼貌,增进会话双方的理解,表达对对方的同情,避免引发冲突。发号施令时,为了不使对方生气或者不高兴,英国人尽量的回避他们的语音语调。Can you say it again? Could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like to join the basketball team? 即便是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者是邀请,为了不使气氛尴尬,英国人也通常会使用迂回的表达表达。如:
A: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arty with me tonight?
B: I’d love to, but I have had another appointment tonight.
A: Mr. White, could you take me a ride?
B: I’m very sorry, I’m very busy now.
四、委婉语体现的面子理论
Brown 和 Levinson 在 1978 年提出“面子论”,即交际双方为了维护对方的脸面而进行合作。他们认为,人们如果想要在交际中达到相互合作的目的,那么说话时既维护自己的面子又要维护对方的面子。委婉语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会话者以及会话所涉及的人的面子。因此,讲究语用策略在交际对话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使用委婉语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谈到人体的缺陷和缺点时,人们常用 plain(朴素的) 代替 ugly(丑陋的), 用 plump(丰满), weight watcher(注意体重的人), overweight(过重的人), stout(强壮的)来替代 fat(肥胖);用 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缺陷的)或 disabled(残疾的)替代 cripple(瘸子)或其他残疾人。在现代西方社会, poor( 贫穷) 是个忌讳的字眼,这是因为disadvantaged 与 poor 意义上有根本区别: poor意味着一个人极为糟糕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disadvantaged 则指此人的状况不是自己造成的, 社会应该对他的不幸要负责。[4] 因此为了面子的需要, 在交际中产生了一系列能够替代“poor”的委婉语: disadvantaged、 deprived、 underprivileged、negatively privileged 等。总之, 委婉语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委婉语背离了合作原则, 导致会话产生隐形含义, 这正是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以及顾及对方的面子。
五、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指令用语 现代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和学生要有融洽的教学关系。因此,课堂上教师使用指令类话语时,应体现对学生的礼貌和尊重。在教学中,“please”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并且避免使用“must”、“have to”等生硬的词汇。当教师对学生有所要求并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使用一些委婉语使学生不会感觉教师是在命令他们,从而使他们感觉更加舒服,乐于与教师合作。例如,教师会说“Will you tell me your view on this phenomenon, Tom?” 去替代“Tell me your view on this phenomenon, Tom..” 教师使用第一句话进行询问会显得有礼貌。如果是教师面对的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都已是成年人,那么教师提问的话语会更为有礼貌。[5]例如教师会说“Would you like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for me?” 而不是“Read the whole passage.”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第二,请求及回复用语 当学生向教师寻求帮助时,如果教师拒绝或者表现出不愿意,这会使学生感到羞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应该礼貌、友好的给与学生回复。例如,如果学生向老师提问时,教师会说“It’s my pleasure to help you with your question.” 学生听到这样的回答,会感到欣喜,感觉受到了教师的鼓励。这样委婉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向教师询问时,会说“I have a question to ask.”这种句子在国内的课堂上很常见。然而,在国外,学生会采用委婉的表达,例如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ask you a question.” “Would you mind my asking a question?”这样委婉的询问方式无疑会使教师感觉受到了学生的尊敬,教师也更愿意给学生提供帮助。
第三,评价用语 如今的学生更加要面子,自尊心也很强,教师无意的随口一句就很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感觉没有面子。因此,在评价时使用委婉语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作出的评价,分为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多使用肯定性评价,而在进行否定性评价时,应特别注意用语,使用恰当的委婉语,使批评否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时,老师的 “Good!” “Well done!” “You did a very good job!”等语句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以安慰学生说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work hard next time.”教师通常还会使用委婉语去表达观点,尤其是否定的观点。这样的说法,可以不伤及学生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例如 “Yes, you’re absolutely right, but if you explain it more carefully, it would be better”。当形容学生比较懒惰时,教师不会直接说 “You are lazy.”而是说 “Probably you have to devote yourself intelligently more to your study.”当形容学生不聪明时,教师会用 “The student is a little bit slow for his age.” 代替 “He is stupid.” 比如在批评学生时,可以用人称代词 “We” 替代主语 “You”,使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对一个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说 “We should spend more time in learning English.”
从上述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出,英语教学中委婉语的使用无疑违背了合作原则,但却遵循了礼貌原则,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和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委婉语的使用应该被广大教师与学生所重视,并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五、总结语
委婉语是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的会话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颠覆了语用学的概念,违反了合作原则,与此同时却遵循了礼貌原则与面子理论。将委婉语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给予委婉语充分的重视,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恰当使用委婉语的能力与习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鸿礼.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J]. 学科园地, 2010(7):164-165
[2]何声钟. 英语委婉语的表现手法及语体特征[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2):37-40
[3]夏玉华,英语委婉语在中学英语中的教学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4]梁红梅.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报, 2000,(1)
[5]朱勤芹,胡岚. 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2010(7):6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