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日期: 2013/8/16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韩梅

2002年秋天,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我有幸搭上课改的快车,进行了一次教育理念更新的精神、实践之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忘不了课改初期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带给我的喜悦和震撼。它的内容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而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另外,新教材还改变了以往教材直接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现状,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参与课改的过程中,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都受益匪浅,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一、新课程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
   课改之前,我认为“我的学生考试非常优秀.”就是教的好,(实际上家长、社会甚至学校也确实是这样评价的)于是,我的教学观念就是我讲的清楚,明白,学生只要认真听,认真记,就一定能学好,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在应试考试的考场上,我的学生考的可以,于是我也就成了好教师。新课程让我明白,我的这个观点不够正确。过去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和习题步骤的完全照搬照套,这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我应该因人而异,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带给我的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二、新课程转变了我的课堂
   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新课程的新思想、新观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课改之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我习惯于越俎代庖,一味“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课改后,我一次次地参加课程理论学习,一次次地领悟新理念的精神内涵,一次次地把新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成长了,我的课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活”了起来,渐渐走向了成熟! 例如在执教“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将他们很自然的引入到课堂中,课始,我有意安排了播放“蓝猫当家”的小故事:“妈妈不在家,蓝猫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然后就刚刚播放的小故事提问:“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想到做很多事都要用到钱(生活用钱的地方比较多);有的想到不要乱花钱,要把钱存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很自然的用蓝猫这个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卡通形象,将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不仅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更加认识到了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再如在执教《认识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我让同学们每人做一个活动角,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而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道理。在一次次通过操作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策略,激发了自主探究的思维,同时深深体验到了借助实践操作探索问题的成功感。
   三、新课程让我收获着快乐
   课堂上,新的评价方法让孩子们学得更加高兴,孩子们的变化更大了,各种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了。他们从刚开始的乱喊乱吵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学会了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长学会了领导自己的组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明显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课后,他们会主动找我聊天,和我一起打扮我们的教室,有的孩子还会在星期六的时候打电话告诉我他正在做什么。新课程让我与孩子们更亲近了,每每想起与孩子们建立的这种感情,我内心总感到无比的激动与幸福!
   新课程实施中,我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06年我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获市学具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在2011年被评为县“明星教师”教师。虽然这些成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却从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也让我感悟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获!而这一切,都是新课改赋予我的。“课改,并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的战斗;成长,并不是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而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会忘记它带给我的改变,我会满怀激情,满怀憧憬,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