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业疗法在智障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摘要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困难很大。将作业疗法引入智障学生数学学习中,不仅可以让他们掌握今后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同时可以改善手的运动功能、身体感知觉功能、认知功能和改善情绪心理状态,防止暂时性障碍的残疾发生,促进智障学生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为他们离校后适应社会生活或自立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业疗法 智障学生 数学学习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培智学校主要招收中重度智障学生,他们在实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思维能力低下,学习困难,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极不稳定、学习效果差等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专家指出:在实用数学教学中应当多提供运用其触觉、听觉、视觉以及肌肉感觉的活动或训练。将作业疗法应用到智障学生数学课堂中,既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又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度、参与度及教学效果,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因此,作业疗法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也已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和应用。
一、作业疗法在智障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实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由于中重度智障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极差,逻辑思维欠缺,对他们数学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又是智障学生生活所需要的。因此,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将作业疗法引入在数学课堂,可以增加智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分配,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学,也可以让他们在抓、握、画、剪、叠等各种作业活动中再现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有益。
(一)作业疗法在数前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数前概念主要包括区分有没有、大小、多少、长短、胖瘦、上下等,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具进行比较。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应用作业疗法。
如“有没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应用作业疗法有意识地将学具(或实物)不断地递到智障学生的固定手中,由刚开始的“没有”到“有”,然后在连续不断的传递、接收过程中,深入感知了“有没有”的概念。又如“大小”的学习,将乒乓球和篮球分别往杯子里放,能放进去的乒乓球小、不能放进去的篮球大,通过组织多次诸如此类的活动,充分感知物体的大小,并能正确区分。
(二)作业疗法在初识数字和简单计算中的应用
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四则运算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来说是既重要又困难的一个内容。在教学中,通过作业疗法可以初识数字,也可以帮助计算,为今后真正地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如在初识数字中,我们安排了数数拿学具、数字拼图、拼数积木等练习。数数拿学具练习通过学具一个一个地拿,拿一个数一个的方式理解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字拼图或拼数积木,可以让智障学生拼数字、拼积木中加强数字的感知。
如在简单四则运算学习中,通过学具操作、扳手指、手指关节记数法等,再现计算的思维过程,逐步让他们掌握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三)作业疗法在几何初步知识学习中应用。
以方形与圆形的认识、区分为例,在建立概念时,先可以是通过一一对应,先将整块形状积木放入相对应的模型中,逐步扩展到多块积木拼成方形或圆形放入相对应模型中。接着可以让智障学生仿画形状,先是沿着方形或圆形物体的边沿画,随后要求部分学生独立仿画。这样在认知教学中同样可以加深对两个形状的感知,同时也通过作业疗法训练了仿画能力以及控制笔的能力。在联系中还可以安排有针对性的作业疗法,以巩固两个形状的概念,如分形状串珠比赛、堆叠相同形状积木训练等。
(四)在注意力调节活动中应用作业疗法
智障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严重影响智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鉴于此,在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课堂上需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休息与调节。我们一般应用作业疗法安排些与课堂教学、训练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来展开注意力的调节。如:课堂上给表现好、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拍拍手唱儿歌,并予以需要动手剥一剥、撕一撕的食品激励。这样的调节形式,不仅让智障学生尝到食品,激发学习主动参与度,而且还通过撕、剥包装纸等环节来训练智障学生的精细动作。
二、作业疗法在智障学生学习实用数学的作用
(一)作业疗法提高了智障学生实用数学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将作业疗法应用到智障学生学习实用数学中,一方面使得数学学习有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另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像化,符合智障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年龄特点。再一方面,可以让大多数学生能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有效提高,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了。
(二)作业疗法让学生经历了实用数学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苏联心理学家鲁滨斯坦认为:思维的结构就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将原来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通过对作业疗法将它具像化,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一个操作接着一个操作,最后得到正确结果。在经历教¬——扶——放等环节,通过多次循环和训练,形成数学知识,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作业疗法可以改善智障学生在实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精神心理状态。
通过课间游戏、学具的操作等作业可以转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有节奏的数学具训练等作业,可以稳定智障学生的情绪,防止过度兴奋;通过数数涂色等作业,增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与生活的乐趣。
(四)作业疗法让智障学生的各类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治。
通过作业疗法,可以改善了智障学生的关节活动功能,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活动功能,增强肌力、耐力,改善肢体协调性、灵活性动作,包括手眼协调、左右手协调等。
(五)作业疗法开发了智障学生的内在潜能。
通过作业疗法,多让他们去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插一插、叠一叠……,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开发大脑的内在的潜力,并通过生活的学习与实践,让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减轻社会与家庭的负担。
实践证明,作业疗法在智障学生实用数学学习中应用,能有效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实用数学的兴趣,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智障学生的数学知识将进一步增多,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智障学生的各种障碍得到矫治,潜能得到开发,这为离校后适应社会生活与自立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6.
3.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