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的生涯设计
生涯设计是一门九十年代末在西方新兴起的课程。现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已把它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来研究,近两年来,我国也出版了一些关于生涯设计方面的书,但都太过偏重于外部条件对生涯设计的影响。而我今天讲课,着重强调大学生的生涯设计应从完善和充实个性出发。
美国总统林肯说:“我们一定要问自己的所在,并走向何方。”爱因斯坦说:“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我今天讲的生涯设计,不是告诉大家怎样获得成功,而是怎样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不主张用外部标准衡量自己,关键是按个人的内在标准完善自己,否则将患得患失,极易产生失败感。
我们的生涯设计,应从大学生活开始,从现在开始。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同学们懂得专业与职业的区别吗?专业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专业的实践形式。现在的就业却往往不以专业为基础。就拿我们的编辑出版专业来说,我们以后也不一定都是去做编辑。那我们如何去面对将来的挑战?这就要看我们能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所以这生涯的设计应该从我们的大学生活开始。
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呢?很多同学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其实,不要说普通高校的学生,即使北大、清华的也不例外,那是因为他们的大学生活缺少了一种主要成分——精神生活。我们应抓住大学时光,充实、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首先要摆脱中学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国内不强调这点,是因为文化背景与西方的不同。大学四年是塑造个性最为关键的四年,应该如何做,我把观点提给大家。
NO.1 塑造你的大学个性
一、要有勇争第一的信心,即勇为天下第一刻苦之人。
如果这个都没有,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活就很难展开,在这我并不是说要你们获得很多的荣耀,要多么的出人头地。其实你只要做到勇为天下第一刻苦的人,或天下第一勤奋的人便足矣。
二、相信生活着,你就是你自己。
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盲目追求时尚,年轻人很容易在追求时尚中迷失方向。要走自己确定的路,回答“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为明天的生涯展开清晰的蓝图才不致感到迷茫,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价值观耽误青春,只会让人在蓦然回首中懊恼不已。
三、一定要抱定个性。
一定在大学里面展开和设计一个图形策划。方法是这样的。画一个大圆,然后在大圆的外面,绕着大圆画八个小半圆。你个性放在大圆里面,外面分别填上你的个性中的各种方面,如果填得满,证明你有一个完整的个性,否则,说明你还欠缺。利用这个图形策划,你可以知道自己现在具备的是什么,缺少的又是什么。在我们这个很讲究形象化的社会里,这是一个有效的证明,它可以使你明了解现在以及将来的一些东西。
四、一定要弄清楚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在大学期间,你的自信从何而来?是经验?外貌?知识?能力?假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是很足,而且外貌一般,有一定知识和能力,但“强中自有强中手”,这时,我觉得我们的自信可以从衣着开始,衣着它可以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它有世俗的一面,也有合理的成分。“以衣取人”有时也是合理的,衣着是人的第一张名片。衣着的变化体现着你的气质和精神世界的变化。但是,我现在说的衣着并不是说你一定要穿得多么的华贵,而是你必须穿得干净得体。对一个人来讲,衣着干净得体可以带来非常多的自信。
为什么个性那么重要呢?特别是对我们编辑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个性就无法形成自己对事情的独到观点。如果一个编辑没有主见,盲从他人,就编不出有水平的书来。编辑就如同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既要有纵观全局的魄力又要有独到的思想见解。不仅是编辑,无论做哪一行都要有个性。个性它包括:
1、 你的价值观
2、 你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
3、 你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大学生活的开始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形成展开的。那种视另类的表现或个人特长为个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NO.2 培养你的学习品质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谈谈关于自学的问题。我们做为编辑,就是一个文化人,要养成一种自学的习惯。否则你怎么出精品?所以说,自学对于我们二十世纪的年轻人来讲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大学生活是以学习为主的,那么大学里面的学习怎样来进行?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最大不同就是你们享有充分的自主性,作业并不是很多,同学们就应该掌握好剩下来的时间,如在查阅资料和参考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要养成学习的品质,我认为这学习的品质的养成比你在大学中学习到多少种知识、看了多少本书要重要得多。因为这些品质是你终身受用的,而你学到的知识很多都将要被更新。
一、端正我们的姿态。
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就要端正我们的姿态,能够谦虚,能够胸怀宽广,能使我们的头脑灵活。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勇于承认我们的无知,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个文人,一个学者首先要做到这点。在这个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善于学习,会学习的前提。我认为善于学习的人他内心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人不可忽视。当年,日本人,先后多次派遣使者来我国学习,近代又向西欧学习,今天它才能以强国的姿态立足于世界。以日本的国土、资源、人口,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再看我国,由于昔日固步自封,才导致了近代的落后,而近几十年以来,改革开放,成果骄人。可见,谦虚学习的态度,是今天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在大学时期就应该养成。
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具书,懂得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掌握科学的阅读。这一点跟你将来的工作也有关。作为一个编辑,阅读的速度应该是非常快的。比如你面对很多的稿件,你就必须快速地阅读它,能够从中筛选出符合你需要的稿件来,所以你必须懂得,什么东西该快速阅读、什么东西该一目十行、什么东西得跳过去阅读的技巧。这种技巧你现在就得掌握。
三、要养成善于思考的技能。
要养成善于思考的技能,包括连贯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批判性的思考,综合、概括、分类能力等。要极力避免陷入一种机械式的思考当中。还要善于放弃一些旧的概念吸收新的观念体系。在大学学习中常会遇到许多概念、公式、范畴。有些范畴是很陈旧了的,这时我们就不必把它照搬下来,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观念体系,你的范畴体系。这个时候你就要批判性地去认识它,因为“学贵新悟,守旧无功。”
四、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我们的学习品质中你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它往往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变得更加敏感。这一品质对于一个编辑专业学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出书的选题取材方面,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你会使许多优秀的题材从手上溜走。有好奇心就容易抓住这样的机会,这一品质,是我们大学期间,甚至我们以后终身都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关于学习品质的问题。如果你想你的大学学习期间能卓有成效,那么在此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 有关学习品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
1、 充分利用图书馆,尽量加强与各高校的精神联系,感受一下不同学校不同的学习氛围。同时与不同的人沟通一下,建立一条人脉,这对我们的编辑学习是很重要的。
2、 要做好课堂笔记,尽量完成老师指定阅读的篇目,掌握速记,卡片和目录索引的制作。
3、 大学期间应尝试写一些小的论文。
4、 养成一种在课堂上配合老师进行讨论的习惯,它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敏捷,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
5、 掌握了网络技术后,你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那些经典著作和哲学著作上,这样可以使你的思想境界有所提升。
NO.3 构造我们的知识系统
最后,我再跟大家谈谈怎么构造我们自己的知识系统问题。
同样可以用图形策划的方法,把专业的知识放在图形中间,把与这专业相关的,会有用的,会与这个专业打交道的其它专业,分别填在外面的小半圆上。
我们说构造知识系统,除了理论的知识外,还要有实践的经验,那么,如何丰富自己的经验呢?可以去出版单位实习。在这我要说一下,就是往往有一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一开始就使自己错失许多锻炼机会。
我们广西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就读的学校不是一流的学校,心里很不满意,学习没有动力。我说,虽然我们的学校是三流四流的学校,但我们绝对不是三流四流的学生。只要你有勇争第一的目标,同样可以成为优秀者,与北大、清华的学生较劲。学校给你一个知识的舞台,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在北大、清华读研!这就涉及到自学方面的问题。
胡适对自学曾经提出“勤”、“谨”、“和”、“缓”的观点。“勤”就是要勤奋,“谨”就是要细心,“和”就是要和气虚心,“缓”就是不要急功近利。
勤奋,这是自学的第一点,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意义,但很多人都做不到。例如许多出版社的作品都是粗制滥造,不讲究质量。自学的第二点就是要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学术。一定要有独到的看法。自学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做好资料的积累。第四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第五要努力使自己的自学上到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要你达到了这三种境界,你的自学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