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正在开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纵观目前很多企业,在“以人为本”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口号式的嫌疑。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一是企业最高决策层,他是决定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关键环节,他们有着战略设计和规划的权力,可以根椐市场空间需求把握住机会,进行决策,属于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二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是将决策层经营理念加以组织的人员,是属于金字塔中间层的人物。三是由技术劳动力队伍来实施经营战术,他们将影响到企业最高层经营理念执行的最终结果,是金字塔最基础的部分。从这几方面分析不难看出,企业经营最终实施的结果,是取决于最底层这些劳动者对最高层决策者的信心,这里面更多的取决于劳动者的付出与得到的报偿是否平衡,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如果没有了这个支撑,再美的金字塔也会倒掉。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可以看出我们的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怎样重要的位置了。
新华网王玉明的文章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尽管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追求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但是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影响我们发展的观念和行为。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我们仍然处于高能耗、高投入、粗放式、低效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也还大量存在;从执政理念上看,仍然有未能准确地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真正内涵,政绩观、发展观存在与实际、与人民群众迫及需要结合不够的现象;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各种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凸显,管理的压力增大,维护稳定和谐还任重道远。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来得到有效解决”。我们有些高、中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遇事总带着“想当然”的思想,把群众意见抛之脑后,高高在上;制定政策、起草文件总想到怎么对自己有利;一些政策、规定早已不合实际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在少数,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使群众与领导之间有离心离德之概。
广大群众要的是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克己奉公、默默耕耘,彰显共产党人“视人民为父母、视事业为泰山”“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领导干部。他们的执着追求和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典范。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事当前,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窝,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实意相信你、拥戴你,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还是用高建华的话作这篇文章的结束语吧:在当今社会中国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阶层的空白。没有这个阶层的存在,理念无法转化为战略,而战略也无法转化为战术。要么企业长不大,要么长大了问题也非常多,在管理上严重滞后。国外公司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不是带来了技术与资金,而是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让国人领会到了“管理出效益”的真正含义。这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企业所需要的东西,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