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探讨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传统,留下了丰富的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把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去,传播民族体育文化信息,培养“健康、自信、活泼、”的学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 教学 传统体育项目
一、学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
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多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少。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在体育精神和涵养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在我们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中多以西方竞技项目(足、篮、排、田径、体操)为主,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文化背景、民族意识相差较大。适合我们中国学生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少开展。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项目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民族精神。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特点
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宏扬民族文化的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项目繁多,技术性、趣味性强,对学生自身客观条件要求较小,教师能够把握各个项目的特点就能很好的开展教学。
2.1课堂教学容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劳动、生产、娱乐,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简单形象结合到过去的生产劳动当中去,例如:毽球教学中,毽球的来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插秧时由抛秧苗的游戏发展来,由手抛到脚踢的过程正是教师很好的教学过程。
2.2项目技术易掌握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层次差异较大具有入门快,简单易学的特点。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很多项目学生在儿童阶段大多接触过,这样容易开展教学,传统体育项目基本技术简单,对学生个体身体条件要求低且不受性别限制,是我们在学校开展教学的有利条件。
2.3 有利于开展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比赛。
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由于学生的性格、性别和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差异较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组进行教学的效果较好,不同组别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
3 .2学习和娱乐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拥有极高的趣味性,通过教学、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参与和竞争的意识,充分发挥趣味和竞争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
3.3 教学过程由易到难 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基本功的练习,扎实的基本功能够使学生的技术得到快速的提高,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武术教学中 我们采用武术基本动作---武术操---少年拳---初级长拳---太极拳---有护具对练的教学步骤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4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不足创造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3.5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 每项传统体育项目都有一个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四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式
4.1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很多游戏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的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
4.2 加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生产生活,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4.3 采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背景、技术、比赛规则、比赛器械的制作等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
4.4 把民间艺人带到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把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上讲解体育项目的历史和技术 让学生看到真正的原滋原味民间体育项目既开阔了视野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 实际教学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5.1建立体育意识 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
5.2 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5.2.1 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拓展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路径,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辅导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5.2.2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 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六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认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
认真总结、积极交流,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
七结论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1—2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了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的优势,开展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学校体育在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树立素质教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遗产,经过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传播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徐金尧、董玉泉,《民族传统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6月
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