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电工基础课件模拟
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工电子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较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笔者一直从事电工基础的教学,除了利用传统课堂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记笔记、做练习、考试等方法之外,还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微机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很多过去难以形象说明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表达,其生动、丰富的画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头疼的电工基础课就变得轻松了。
一、将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手段诸如挂图、录像带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须尝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由于多媒体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电工基础课开始讲电路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先布置一个简单电路,将开关按下,灯泡就亮起来了,这时图、声、光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电路中是电荷在流动,然后教师趁机说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这样电路的概念也就迎刃而解了。然后,在此伴随着出现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出现一个火灾场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思考为什么会短路?短路有什么特点?所以,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生动易懂。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化解教学难点
电工基础有很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实验中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在讲解电位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之一是“电位”的相对性。利用多媒体画出一座山,山的一面画一条河,山的另一面画地面,分别从河面和地面量山的高度,得出两个的不同的数值。然后,在山上找几个高度不同的点,分别以地面和水面测这几个点的高度,从结果可以看出,哪怕是同一点两次测的高度也是不相同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到电位,得出电位的相对性。遵循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经常是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有些物理知识无法在传统演示实验中予以解决,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1.弥补时间的不足
例如,电容器的充放电,由于充放电时间很短,只有几毫秒,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一实验,用灯泡的亮、暗来描述,将过程拉长,让学生在脑中形成充放电的印象。
2.探索物理规律
电工基础实验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充分尊重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物理过程,可以使物理过程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并通过现象的展示来揭示其物理本质,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在电流产生磁场课题的教学中,电流产生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会觉得很抽象。若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弄清楚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也能够很快归纳总结出其变化规律。
四、通过多媒体代替耗时的板书和作图,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快捷、简便、明了的特点替代耗时的板书和作图,对照实物作出电路图等。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完成每课时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扩充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有着积极作用,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物体宏观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
参考文献:
[1]李书堂.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5.
[2]张洪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的兴
趣[j].职业技术教育.2006(5).
[3]邱燕雷.《电工基础》教法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