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政策文件 > 浙江海洋学院次级心理危机干预办法

浙江海洋学院次级心理危机干预办法

日期: 2013/12/20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浙江海洋学院

一、工作目的
   3月8日,我校发生第一起因情感问题诱发的学生坠楼事件。自杀事件有一定的传染性和诱导性,其负面影响可能长达二个月,时值春季心理问题高发时期,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重视,不能松懈。为把握当前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次级心理危机事件,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工作,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订本干预办法。
   次级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在学校领导统一指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综合治理,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成功。
  
   二、干预对象
   (一)一般干预对象
   1.在校学生,含各校区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生。
   2.相关的教职员工,如班主任、宿管人员等。
   (二)主要干预对象
   有以下情况者,初步认定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发生次级心理危机的可能。心理危机严重程度和破坏力以一级、二级、三级递减。如果多种情况并存,其危险的可能性更大,需要重点排查。其中心理危机呈现动态,在某种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也可能发生危机升级。
   一级干预对象:
   1.因直接接触坠楼事件受到影响出现恐慌、焦虑等严重应激反应的学生。
   2.和坠楼同学关系较为密切,并出现应激反应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
   二级干预对象:
   5.近期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
   6.近期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
   7.近期有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的学生。
   8.近期提及“自杀”意图的同学。
   三级干预对象:
   9.家庭结构不完整(单亲、重组家庭等)或家庭功能不健全(父母关系紧张等),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10.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11.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2. 其他有明显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说明:教职员工影响面相对较小,具体次级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参考有上述情况者。)
  
   三、常见识别症状
   1.抑郁常见症状
   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常伴有焦虑、容易哭泣,懒,躯体不适、睡眠障碍,无助,无价值感,生活能力不受影响。
   2.PTSD症状:
   心理紊乱,如压抑、焦虑、有内疚感,感到失意,神经质,做恶梦,有些荒诞的念头;乱用物品或药物等;厌倦当前的生活,沉溺网络,甚至卷入犯罪活动;人际交往困难,与家人、朋友之间关系紧张,在表达对别人的爱与信任时常常会遇到障碍。
   3.行为突然显著改变,与寻常表现不同,多疑,爱自夸,爱抱怨等。
   4.其他典型的心理症状。详细内容可学习、参考心理教育中心制定的《2012年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培训资料——春季护航工作手册》,心理教育中心咨询电话654317。
  
   四、工作分工
   本工作由心理教育中心、各学院和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分工明确。
   (一)基本分工
   1.心理教育中心对各学院排查出的问题学生跟进处理,确定心理危机问题的严重程度,酌情对学生展开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并对当事学院工作做技术指导。
   2. 学院接受心理教育中心的技术指导,马上联系危机学生家长,安排相关人员值班,如学工办主任、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当事学生的同学等,确保学生的安全,与家长做好无缝交接,共同协商,做好后续事宜。
   3.学院须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出发,给予危机学生必要的社会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危机,处理好后续问题。
   4.如果工作需要,保卫处、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提供协作。
   (二)具体分工
   1.一级干预
   症状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需要一级干预。心理教育中心负责咨询工作,如有必要转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学院负责联系家长,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直接送当地医院治疗,并办理相关手续。学院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书记牵头,安排学工办主任、 班主任、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等等进行24小时无缝监护。心理教育中心与心理辅导员提供技术指导。
   2、二级干预
   症状中等、危机程度中等者需要二级干预。他们能坚持学习并接受咨询。各学院成立以书记牵头,学工办主任或心理辅导员、班主任为负责人,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心理志愿者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二人的学生小组进行无缝保护,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心理教育中心与心理辅导员提供技术指导。
   3、三级干预
   症状一般、危机程度一般者需要三级干预。他们往往能正常学习。各学院成立以班主任为负责人,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心理志愿者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二人的学生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小组应及时向学院心理辅导员汇报学生的情况。心理教育中心与心理辅导员提供技术指导。
  
   五、危机干预的方法
   1.心理危机干预的六个基本步骤
   定义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提供支持→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做出计划→获得承诺。
   2.心理教育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员加强学院心理工作。
   3.同质学生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4.开展生动活泼的班级心理活动,列入班主任工作计划。
   5.丰富学生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互助关心合作的良好班风。
   6.学生党员在心理工作中积极发挥先进作用。
  
   六、排查方式
   1.各学院负责工作的具体开展。组织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学生干部操作培训,了解次级危机干预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工作程序。
   2.各学院组织次级危机干预排查工作。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寝室长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排查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完成“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信息登记表” (见附表),
   3.每周三各班级心理委员向班主任和学院辅导员报告排查结果,心理辅导员汇总后于周四报告心理教育中心备案。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心理教育中心,另一份学院留存备份。其中交心理教育中心要求为纸质稿,另交一份电子稿Email至OA心理教育中心。
   4.如有紧急情况发生,需在第一时间报告心理教育中心。
   5.对于问题严重的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与相关学院及部门取得联系,协作处理相关事宜。
   六、注
   意事项
   1.在排查过程中明确告知学生传递此类信息的负性作用,避免造成负性情绪的传递和紧张的校园气氛。
   2.在排查过程中信息不明朗的少数同学需要跟踪了解。
   3.尊重学生,遵循保密制度。
   4.干预及时,记录规范。
  
   附登记表:
   ( 机电工程 )学院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信息登记表
   填表时间:3月19日
   寝室号 班级 姓名 症状陈述 班主任 心理
   委员 联系
   电话 备注
   填表人: 部门负责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