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探析
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探析
高晓翔
(泰州技师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
摘要:在无级变速器中,锥盘是重要部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数控车磨复合加工中心是锥盘生产的关键设备。为此,有必要加大对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的研究力度。文章从无级变速器锥盘复合加工关键技术分析入手,提出基于无级变速器锥盘复合加工数控系统构建,期望能够对提高锥盘的精度和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无级变速器;锥盘;复合加工;数控技术
0前言
无机变速器是无级变速技术的代表性产品,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锥盘作为无级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必须保证其精度和质量达标。为此,在锥盘复合加工中,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借此,就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展开探析。
1无级变速器锥盘复合加工关键技术
无级变速器简称CVT,主动与从动轮是CVT的重要传动部件,该部件由两个锥盘组合而成。由于锥盘本身对接触疲劳强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材、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锥盘的加工质量与CVT的传动效率密切相关,并且还会影响到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为提高锥盘的加工质量,可采用复合加工中心数控技术,确保锥盘的孔径、锥面、沟道等达到精度要求。
1.1沟道寻边定位
1.1.1定位系统
通过分析锥盘的结构发现,其内孔中有磨削而成沟槽,以均匀的形式分布于孔内。在锥盘磨削加工的过程中,为提高加工效率,制造毛坯时可对沟道预加工,将磨削余量控制在0.2mm内[1]。沟道磨削加工前,要快速、精确对内控中的直线沟道定位及找正。通常情况下,数控设备对工件进行定位和找正时,会用到寻边装置,多为接触式。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定位沟道时,受到沟道本身突起的影响,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在不断研究和试验中发现,图像处理技术在定位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由于摄像机昂贵,导致成本过高,并且处理算法的复杂程度也比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当前定位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在线定位的方法。锥盘内控沟道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CVT锥盘内控直线沟道示意图
图1中红线的圆形为通孔,在内控周围均匀分布多条间距相等的沟道,基于这一前提,定位时找到其中任意一条沟道的位置,便可通过计算,得出其余各条沟道的中心线位置。锥盘的内控端面是一个具有漫反射性质的表面,根据该性质,设计出一种定位方法,即基于漫反射光电式开关的在线定位,这种方法工作时的时序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漫反射光电式开关定位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利用图2中的已知参数,通过计算后,能够得出内孔沟道的中心线位置,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初始位置可以通过计算;沟道的中心线位置则利用计算,内孔中其余沟道中心线的位置可以通过计算。经过上述一系列计算后,可得到锥盘起始位置的角度[2]。
1.1.2计算方法
在锥盘内孔中共有6道均匀分布的沟道,测量距离设定为10mm,传感器为IP67级光电式开关传感器,光点的直径为10μm。采集到的编码器脉冲数依次为50、80和140,用、、表示,通过上文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起始位置4.39°。第一条沟道的中心线位置为9.66°,内孔中其余5条沟道的位置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为69.66°、129.66°、189.66°、249.66°、309.66°[3]。由此能够快速对内孔中的所有沟道准确定位。
1.1.3试验验证
为对本文所提出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加以验证,开展相关的试验测试(限于篇幅过程省略)。结果显示,未反馈细分的情况下,在转速为0.1r/min和0.5r/min时,定位误差分别为0.1517°和0.1151°,经100倍频细分后,可以满足工件0.005°的定位精度要求,也就是说明,本次提出的定位方法合理、可行,适用于CVT锥盘车磨复合加工。
1.2孔径与锥度测量
由CVT锥盘复合加工的关键技术指标可知,当车削、磨削加工完毕后,要测量锥盘的内孔直径及其端面的锥度。按照锥盘的结构,结合数控机床的工位要求,设计测量装置,为数控机床在线测量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锥盘孔径及锥度在线测量原理
本次设计的测量装置由多个传感器构成,包括内孔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可以达到±100μm,内孔及锥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0015mm和0.0010mm[4]。
1.3电动机调试
本次研究中,对电动机的调试主要是伺服特性,选用西门子公司出品的6.1kW伺服电动机,其额定转速为每分钟3000r,自带增量编码器,配有电源模块。电动机伺服特性调试回路如图4所示。
图4 电动机伺服特性测试回路示意图
1.3.1 PID控制
由于CVT复合加工机床有较多的进给环节,采用常规的PID控制器很难达到预期中的控制效果。UMAC(运动控制器)采用全新的PID算法,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加以改善,从而使其可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与传统的PID相比,UMAC引入前馈控制算法,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补偿被调增量,从而使系统的鲁棒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机械谐振的问题随之解决。UMAC提供多种信号源,包括7种特定和一个自定义,能够对PID的相关参数加以调节,满足伺服系统的要求。对PID参数整定后,系统的响应时间、跟随误差有所减小,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随之提高。
2基于无级变速器锥盘复合加工数控系统构建
2.1系统结构
2.1.1结构特点
按照CVT锥盘的加工情况,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方法,构建以PC和UMAC相结合的数控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如下:①模块化。本次构建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模块化结构体系,所有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互相关联,有标准化的接口,模块可以按照需要增加。②可移植性。由于数据的格式以及控制机制均为统一,加之源代码能够兼容多种计算机平台,从而使得软件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中运行。③操作性。系统中所有的组件全都采用具有标准化特征的应用程序界面,即API,从而使模块间的数据能够按统一的格式传输,可操作性更强。④可扩展性。按照相关的生产需要,利用系统提供的API,依据现行的编程规范,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的功能模块,由此使系统具备了扩展的能力。
2.1.2总体结构方案
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并在充分考虑CVT锥盘复合加工工艺,对数控系统高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PC和UMAC相结合的数控系统。PC归属于硬件设备的范畴,它所固有的硬件,为系统重构提供便利条件。不仅如此,PC还有着极为丰富的软件资源,由此使其在软件开发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正因如此,本次研究中,将PC作为平台搭建数控系统。基于PC的数控系统实现途径比较多,常用的有NC+PC、PC+NC和纯PC。通过对以上实现途径对比分析后发现,PC+NC的灵活性好,可以使软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另外两种途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最终决定选择PC+NC构建数控系统。整个数控系统采用工控机与运动控制卡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将工业计算机作为主机,主要负责非实时性任务的处理,如系统管理、故障诊断、数控编程以及通信等[5]。运动控制卡与工业计算机经现场总线连接,负责实时性控制任务,包括位置控制、刀具补偿以及速度处理等,同时还能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确保模块的独立性。
2.2系统硬件设计
2.2.1运动控制器
在本次提出的数控系统中,UMAC是核心部件,要求其能够对多台电动机进行多轴协调控制,它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整机的控制性能。所以必须在系统硬件设计过程中,对运动控制器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
①由于本次开发的数控系统主要是为CVT锥盘复合加工服务。因此,选用的UMAC应当满足如下要求:输出分辨率不低于24位,最高脉冲的输入频率不低于13MHz;可以接收到相关的反馈信号,包括光栅尺的绝对值以及编码器的增量等;可对Windows系统的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扩展,便于开发更多新的功能。
②通过对市面上常用的UMAC进行比较后,最终决定选用TAU公司出品的UMAC伺服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的处理器为DSP56303,最多能够同时控制32个轴的运动,最高脉冲的输入频率为40MHz,完全可以满足CVT锥盘复合加工过程对精度和速度的控制要求。与上位机的通讯方式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有多种接口模块,给伺服驱动器及编码器的连接提供了便利条件,拥有三种常用的输出模式,即PFM、PWM和DAC,支持扩展IO口。除此之外,UMAC还为用户提供开发调试软件,可对电动机的运行参数实时监测。
③UMAC具有如下特性:运动控制、伺服、换相、补偿、安全、计算、笛卡尔坐标系、运动程序、PLC程序等。上述特性的存在使得UMAC具备了诸多功能,如支持直线及圆弧插补;运动前瞻控制;可随时改变PID参数;支持用户自定义伺服算法;输出模式为PWM时,支持数字电流环;支持多种补偿,如力矩补偿、刀具半径补偿、位置补偿等;软硬件限位,跟随误差报警;可对多项任务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处理,能够对不同的变量类型自动匹配;支持笛卡尔坐标系自定义和多个电动机不同的坐标系;支持各类高级程序语言,如C++、JAVA等。UMAC模块的构成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UMAC模块结构示意图
④UMAC命令包括以下几种:在线、运动程序、PLC程序等。其中在线命令包含全局命令、坐标系命令、电动机命令等;运动程序命令包含运动模式、运动特征以及轴特征等命令;PLC命令包含命令发布、数据信息传输与显示等命令。UMAC的任务优先级如图6所示。
图6 UMAC的任务优先级示意图
2.2.2伺服系统
CVT锥盘复合加工过程,对机床本身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前提,很难通过脉冲加方向的控制方式达到要求,所以经过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选用模拟控制。在该控制方式下,伺服装置的选择重点内容,为达到CVT锥盘机床复合加工的性能要求,X、Z和A轴全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出品的交流同步电动机,并选用德国威马公司电主轴作为工件的电主轴。驱动器为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型号为611U,其特点是功能强大、配置灵活,由以下模块组成:电源馈入、控制板和功能等模块,各个模块相互独立,通过标准化的方法设计[6]。
2.2.3机床电气回路
为避免数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UMAC引入直流稳压电源,利用光谱隔离技术,实现回路中的强电与弱电分离,最大限度降低电压波动产生的影响,并抑制噪声干扰。伺服系统的主回路采用的是380V交流电源输入;UMAC经板卡底部的端口,输出模拟量控制信号;电主轴内置磁栅编码器;PLC的输入和输入电压均为24V;内孔、锥面以及沟道三个磨削主轴及修形电机,由PLC进行控制。
2.3系统软件开发
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软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方法,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满足系统的应用需要。
2.3.1开发方法
①面向对象。通过对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对比后,最终选择面向对象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OOA和OOD,前者是面向对象分析,后者是面向对象设计。与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技术相比,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更容易操作,任务间的耦合程度非常高,开发出来的软件更加可靠,能够重复利用。
②操作系统。作为整个数控系统的基础平台,操作系统的选择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数控系统的开放性。通过对主流的操作系统分析后发现,支持数控软件的有DOC、LINUX、WINDOWS、RTXC、QNX等,这些操作系统中,既有通用型,也有专用型。排除一些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操作系统后,最终决定选用WINDOWS作为数控系统的操作系统。WINDOWS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功能强大、技术成熟,可以满足数控加工需要,能够使产品的开发周期显著缩短。
③.NET框架。这是一款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技术平台,它为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提供良好的编程环境,使Web程序及服务的建立变得更加容易。.NET框架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可自由选择适宜的编程语言;编写好的程序能够移植到不同的系统当中;基础类库与组件库非常丰富,无需注册表;CLR的加入,避免内存泄漏问题的发生;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C#是一款专为.NET框架设计的编程语言,具有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即继承性、抽象性、多态性和封装性。C#语法非常简单,初学者亦能很好的掌握,支持XML,安全性更高。
2.3.2软件功能
本次开发的数控系统软件结构如图7所示。
图7 数控系统软件结构体系
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实时和非实时性任务的控制,如位置、速度、刀具补偿、参数设置、故障诊断等。其中实时任务由UMAC和PLC共同完成,而非实时性任务则由PC机负责完成。软件借助任务协调模块,对UMAC及PLC进行调用,以此来实现实时控制。通过C#语言,编写任务协调模块,保证该模块的可用性。按照CVT锥盘的加工特点,对人机界面加以规划,使其满足应用需要。最为整个数控系统的操作平台,人机界面尤为重要,为人与机的交互提供了可能。在人机界面功能模块的软件开发中,通讯是首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后,决定选用PcommServer通讯驱动,它支持以太网总线通讯,带有COM接口程序。通过对PcommServer的调用,可以实现PC机与UMAC之间的通讯联接[7]。为便于了解机床的运行状态,在人机界面的开发中,加入显示界面,可以对伺服轴当前所在的位置以及运转速度等实时显示,为运行监测提供便利。
3结论
综上所述,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提高锥盘的精度和质量,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大对数控技术的研究力度,通过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为相关领域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锦周,周利仁,颜蕊.无级变速器带轮锥面粗糙度超差问题分析与改进[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1(7):36-37.
[2]马超超,彭超,汪子盛,侯伟锋.非圆齿轮无级变速器双螺旋副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21(4):81-86,94.
[3]李超,姚进,李华,胡波.滚轮平盘牵引式无级变速器自适应变速机构动力学分析[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1(2):187-194.
[4]胡宇博.浅谈无级变速器的研究进展[J].科技风,2020(26):3-4.
[5]黄明昌,周利仁,杨浩.浅析CVT带轮硬车削油缸壁振刀成因及解决方案[J].装备制造技术,2020(9):206-208,226.
[6J]杨浩,孙爱民,黄明昌.CVT变速器带轮球道磨削控制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20(8):128-130.
[7]程艳.基于数控技术的CVT电液控制系统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43-46.
无级变速器锥盘车磨复合加工数控技术探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