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管理中要注重“非物质奖励”的运用
摘要:众所周知,奖励在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奖励不仅促进人们生活热情的高涨,还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家庭都常常会用到奖励。孩子考了第一名,家长会给孩子奖励,员工在工作上取得了进展,老板会给予奖励,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学校也会给予奖励。科学家在科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会得到诺贝尔奖等方面的奖励。然而,在现实中,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质奖励,而物质奖励只是一时的效果,非物质奖励这是非常持久的,而且对于人的精神力量的鼓舞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中,也要多注重非物质奖励的运用,尤其是在部队管理之中。部队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保家卫国的,无论是多大的物质奖励都是庸俗的,只有非物质奖励才能促进部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部队管理;精神;奖励
一、 奖励的概念
1.什么是奖励
从字面上理解,奖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在管理工作中,可把奖励定义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过程,即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力,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奖励的特性中,包含目的性、主动性、持续性、引导性[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马斯洛把这五种基本需要分高低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低级需要,因为这些需要主要是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而且当这些需要到一定程度时,人们需要强度就会降低,因而对人的驱动作用也会减弱。
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两种需要主要是从内部使人满足。尊重的需要是指一般人都基于事实给自己以高评价的倾向,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赏识和尊重。
而高成就动机者往往认为个人成就感比成功的报酬更为重要,他们并不拒绝这些报酬,但认为报酬远远不及成就本身重要,获胜或解决难题的振奋和满足感远胜于他们所获得的金钱与赞美。
2.非物质奖励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非物质奖励,即是精神文化奖励,奖励主要是促进被奖励者提高积极性,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的积极向上。奖励包括语言的表扬,荣誉勋章的授予,以及公开表扬等形式[2]。
外延:非物质奖励是奖励的一部分,在很多领域都可以运用得到,外延的奖励是非常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选择也比较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奖励的作用。
二、 部队管理如何选择奖励
1.物质奖励对部队管理的弊端
物质奖励,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奖励,包括奖金、奖品等。精神奖励,则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包括奖章、奖状、嘉奖等。物质需要是人的基础需要,衣食、隹、行等条件的改善,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在一般的企业或者社会生活中,物质激励对于人们提高生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然而,在部队管理中是不能单纯的依靠物质激励去激发战士的情怀的,只有依靠宏大的精神境界才能够把士兵的爱国情怀调动起来,实现强军梦。
物质奖励对于战士的吸引力是不够大的,只能短暂的提高战士的情绪,而不能使战士长久的保持一种热情,长此以往的用物质激励,只会使战士的内心受到物质文化的污染,所以一定要依靠非物质奖励促进部队管理科学化。
2.如何奖励部队
经过对部队管理机制的分析,非物质奖励更适合部队的管理。有以下方面的激励措施:
1.语言赞赏,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尤其在正式场合和大厅广众之下),给予明确的口头表扬、赞赏、嘉奖、鼓励、肯定。
2.肢体赞赏,握手、拍肩、拥抱、击掌。
3.信件赞赏,给士兵及下属的原籍家庭亲人、当地武装部、政府寄发立功喜报,给亲属寄发进步发展事迹的正能量信件,感谢家人、政府的培养。
4.网络赞赏,在内部局域网、保密安全情况下在国际互联网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
5.留档赞赏,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把相应表彰材料及表格填写清楚并放入档案,在部队历史中馆及材料中要留下印迹。
6.分享赞赏,参加上级部门召开的表彰会、报告会、宣讲团,组织本单位人员参加的有关会议,大力宣扬先进。
7.音像赞赏,拍照片、录音、录像,在板报、宣传栏、灯箱、广播、电视、内部局域网络上宣传。
8.留影赞赏,领导、战友与他们合影、签名、留言,与军旗、军徽照相。
9.外出奖励,对士兵或学员可奖励周日外出一次或几次,对军官可奖励外出旅游或疗养一次。
10.生日赞赏,在军人本人或其父母生日当天,送上贺卡或生日蛋糕或鲜花或其它一些花费不大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表祝贺。
11.命名赞赏,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方法、小流程、小技巧。
12.学习成长赞赏,推荐为入团、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安排学技术、考学、转士官,优先安排进修培训学习。
13.知识赞赏,送一本或一套与工作业务相关(或通用知识)的经典、名著书籍作为奖励,领导可以题字、题词、题诗句。
14.树木奇石命名赞赏,军营营区内部的树木、奇石上以人物命名(挂牌)、事迹刻字。
15.刻名赞赏,部队特有或日常一些生活用品刻上或提前制作上人物姓名、图像,以作奖励。
16.唱歌奖赏,部队文娱活动或集会前的唱歌、拉歌、对歌、竞歌中,可以把先进个人的姓名事迹添加进去,以作鼓励。
三、把部队管理与精神奖励结合
治军之道贵在从严,强兵之策管理为本。队伍管理是部队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基本前提,是部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3]。
部队管理就是要把教育与养成、训练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部队管理正规化,就是注重对秩序的养成。首先,要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打牢基础。俗话说:“水滴石穿”,部队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来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使官兵个个成为合格的军人。
实践证明,拥有良好的非物质奖励机制,加上管理有声有色,其次,要做到注重结合,相互渗透。部队管理就是把一切行动都作为管理的具体内容来抓,使官兵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一切行动受条令条例约束的观念。就能够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部队。
参考文献:
[1]肖开云. 新形势下部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4).
[2] 蔡晓兰. 面对新情况抓好部队管理工作[J].当代经济.2006,(3)
[3]李应华. 新时期军队基层管理优化研究[J].中南大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