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钳工实训》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授课与实习操作的有机结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由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入手,让他们逐步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中钳工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具体方法以及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字:一体化 技能训练 教学实践
1引言
《钳工实训》 课作为技工院校模具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是机电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很强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的任务和目标。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模具技术专业是职业学校开设最普遍的专业之一,社会需求量大、学生和家长认知度高、招生和就业相对容易,但是,困扰模具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也不少。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教程中,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授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在进行纯理论教学时,由于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差,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感觉吃力,听不懂,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时, 一般是先学习理论,之后才进入专业实训课程的学习。当实训用到理论知识时,就会有遗忘。这样一来,实训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前还得复习一下理论课的内容,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从感性认识出发,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双向式、互补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3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实训》中的实践
根据《钳工实训》课程的特点,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等有机融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安全生产、钳工入门、划线、锯割、平面锉削、钻孔、铰孔、零件配合加工、模具材料等不同学习任务,结合实训课题展开教学,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训内容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1 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从图纸分析为导入点展开课题内容,将专业基础课进行纵向整合,将实训课题的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实训课题中的专业基础知识资讯需要学生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并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训课题工艺分析及工艺编制。
3.2技能训练
(1)基本功训练
培养基本技能,打牢坚实基础。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中錾、锯、锉、孔加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通过老师讲解、示范,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步地熟练掌握,学生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师示范动作,规范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并予以纠正。只有当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老师才可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
(2)项目训练
综合零件的加工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和演示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职业技能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引导。通过教室集中讲解、视频演示、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总结,然后在模具钳工实训室中,教师现场演示,学生再分组实施训练,通过学生的训练和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点评,完成零件的加工,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
(3)以企业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学生走入职场,必定要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评,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成效考核不可缺少,提前引入教学很有必要,在整个实训的教学中,将企业的考核制度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接轨,注重过程考核。企业员工考核主要从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的规范性、工作量、工作能力(工作的难易程度)、质量成本(正确率)等方面进行,将这些融入到实习整个过程之中,重视平时考核,即过程考核,作为平时成绩,最后的考试只占总成绩的30%。
4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
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能够进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在课程设计上,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这不但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校领导也要高度重视,要为教师提供提高的平台,加强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先进的教学培训,掌握先进的授课方式,使“双师型” 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
(2)积极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材已不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以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及教学工作页的编制等相关配套都亟需完善。教材的编写除了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外,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还需紧贴企业的实际需要。
(3)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设施的投入及建设
示范校建设期间,学院不断加大对模具实训的资金投入,使一体化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校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南京培彬软件公司共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校内实训基地,与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中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电切削实训基地,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传统式教学已远不能适应职业技工学校向社会输送高质储备人才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理论结合实践、多元化、现代化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校的长期教学发展战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证明: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伟红、刘鲲.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钳工工艺》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 2011年01期
[2]张晶.《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G]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11期
[3] 王吉连.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难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浅析 [G].中国职业教育. 201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