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论教师专业化视野中的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浅析论教师专业化视野中的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日期: 2011-5-24 21:11:4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寇平平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高等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技能训练
  论文摘要:从专业化视角审视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着特殊意义,现行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实践层面的问瓜,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明确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丰富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创新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方法,完善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考核,强化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保障机制。
    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某些特定的能力和技艺。教师作为同医生、律师、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员,要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从事这一特定职业的技能。而作为教师培养基地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对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理应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重新定位,从专业化的视角和高度认识职业技能训练的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学海网(www.xuehai.net)
    一、教师专业化及其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何谓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综合有关论述,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是教师个体专业化,而教师个体专业化,在我们看来,则是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发展并达到专业水准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要求把教师职业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职业,必然有其专业标准,在专业发展中,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才可能使教师工作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工作。那么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如何界定呢?我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分为内在标准和外部标准,内在标准是其专业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主要包括与时俱进的专业信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稳定健康的专业情意等。外部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外显特征,包括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团体、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等。
    (二)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在标准之一,换句话说,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已比较系统全面,而对教学技能以外的教师职业的其它技能则缺乏全面与整体的研究。英国教育家Chriskyriacon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可以分为7个方面:(1)计划和准备;(2)课堂呈示;(3)课堂管理;(4)课堂气氛;(5)纪律;(6)评价学生的进步;(7)自我评价。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一项教师能力的研究,提出教师的若干项能力表现,其主要方面包括:(1)量度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2)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3)教学演作的能力;(4)负担行政职责的能力;(5)沟通能力;(6)发展个人技巧;(7)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我国,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2)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技能;(3)教学工作技能;(4)班主任工作技能。其中,教学工作技能又包括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
    从专业化视角和高度来看,教师职业技能表现出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倾向是其必然趋势。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教师职业技能(或称专业技能)应包括不同层次的多项技能。从层次上看,教师职业技能包括基础性能力、一般性职业技能和特殊性职业技能。基础性能力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它是教师作为“普通人”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一般性职业技能是教师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包括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学业评价能力和教学机智;特殊性职业技能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智慧。
    二、现行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层面的问题。一是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高师教育多年来一直被“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办学理念所困扰,不论承认与否,在我们的意识中,学科专业比教育专业要更受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更为重要,这种观念导致高师教育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偏重理论教学,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只会说不会做、教师职业适应性差、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二是重一般技能,轻专业技能。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看教师职业技能,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体系,远非写字说话等一般性的教师职业技能,但在一些院校,提起技能训练,似乎只有“三字一话”,其它技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或未当作教师职业技能来对待。三是重训练形式,轻训练效果。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明文规定,这才使一些高师院校对训练予以关注,但这种关注往往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形式上无懈可击,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四是重一次成型,轻循序渐进。职业技能既不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也不能奢望在职前教育阶段一次性养成,它需经历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一些人抱有的“一次成型”和“自然形成”观念违背了教师职业技能形成的长周期性和循序渐进规律,因而都是错误的认识。
    (二)实践层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规划。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从训练时间的安排到教师的选配,从训练形式的组织到训练效果的考核,都需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制定出详实、科学的规划,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现实情况是:技能训练的项目残缺不全,标准参差不齐,教师配备较弱,训练设施不足,训练时间没有保证,考核不规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技能训练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有效的组织、科学的指导和时间的保证。而现实情况是:多头管理极为普遍,尚没有形成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其它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课内技能课教学与课外技能训练活动互不衔接;教师对技能训练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乏力;技能训练时间多放在“边角料时段”,常被挤占;技能训练的场馆与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句话,技能训练还没有像理论课教学那样进行规范管理、科学运作,所以效果不理想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三是缺乏严格的考核。从专业化角度看,职前教师教育应对高师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低要求,具备起码的教师职业准人条件,否则就不能获得教师资格。现实情况是:高师院校对毕业生在职业技能方面未做严格限制,原则上学生实习成绩合格即可毕业,殊不知,部分学生连起码的写字说话都未达标,更别提初步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了。
    三、改进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对策
    (一)明确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在教师专业化的宏观背景下,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不再满足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而应以培养与训练未来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这将从整体上提升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以往观念层面不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把职业技能训练当做“小儿科”的看法。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此有明确阐述: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训练目标的变化,高师院校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新的目标,从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和培养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角度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整体规划,把它列为与理论教学并行的课程范畴,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加大投入。 学海网(www.xuehai.net)    (二)丰富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全面培养与训练,丰富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其重要一环。如前所述,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基础性能力、一般性职业技能和特殊性职业技能,对高师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就是要把这些技能分门别类予以细化,实现技能训练课程化,课程化之后的技能训练才可能确立它在高师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时间、教师、设备、实践与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技能训练落到实处。按《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含了一些具体的技能,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学工作技能在原有基础上需增加课程开发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上述这些技能作为一个整体,便是高师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公共技能。除此而外,每个不同的专业还应制定各自的专业技能训练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实际。
    (三)创新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方法。一是重视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针对目前高师课程中教育学科课程门数少、缺少可操作性等弊端,首先要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课时总量,使之达到25%左右;其次要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门数,把它分为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第三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淘汰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瞻性、实用性、职业性、示范性强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务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技能训练。二是开设好教育技能课。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相对应,应重点开设《教师口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书法》、《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方法》、《微格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职业技能课程,确保技能训练课程化。三是改革并强化教育实践课。教育实践课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它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共建实习基地;其次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使之达到12周左右;第三要建立起一批兼有职业技能训练功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第四要加强教育科研,使学生尽早接触并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为日后“教师成为研究者”奠定基础。四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训练优势。任何技能都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并运用于实践才能逐步达到熟练与准确。在技能训练方面,第二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要组织成立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密切相关的学生社团;其次要开展好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第三要举办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术讲座;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第五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能训练方法,像课堂模拟训练、微格教学训练、实践活动训练等;第六要推行班团干部轮换制和副班主任制。
    (四)完善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考核。要想使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严格的考核与评价必不可少。通过考核,一是引起师生对技能训练的重视;二是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训练;三是区分优劣、确保合格。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首先要求制定出考核的标准,并事先向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其次要严格考核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严把质量关;第三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把技能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一部分统一记入学生档案,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可颁发《技能达标证书》,不合格者则不予毕业;第四,把技能考核与教师资格证书挂起钩来,凡技能考核不过关者,一律不予颁发教师资格证书,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这个最有力的杠杆推动技能ail练走上健康的转道。
    (五)强化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保障机制。首先,高师院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校、院、系等各级领导小组领导此项工作,在组织上保证这项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学校主要领导要对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反复强调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范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利用校园网、校报、简报等校内传媒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供舆论支持;最后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经费是教育的血液”、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程,除了正常的教学经费外,还应设立专项教学经费,用于技能课教师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设备购置和资助有意义的竞赛交流活动等。只有健全了组织机构,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才能使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