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小麦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小麦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日期: 2014/4/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河北省青县陈嘴乡政府 樊淑香

摘 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生产产量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的经济状况。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其小麦生产效益对人们日常三餐至关重要,提升小麦产量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影响小麦高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上述因素提出解决措施,确保改善小麦产量。
   关键词:小麦高产;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小麦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但是当前我国小麦高产水平较差,小麦病虫害严重,非常容易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自身生产效益大打折扣。由小麦产量降低导致的食不果腹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关注的焦点。
   1 影响小麦生产的因素
   1.1 种子因素
   种子因素是影响小麦生产的最基础因素。种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麦的产量。当前许多地区在进行小麦选种的过程中没有对种子进行合理选取,导致小麦品种缺陷大幅提升。小麦品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小麦抗病性较差。小麦抗病性较差,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纹枯病,造成小麦疏导组织受损。由上述状况非常引起小麦的产量大幅降低,导致小麦穗颗粒减少及颗粒不均匀,造成小麦产量大打折扣;第二,小麦抗倒伏能力较差。
   1.2 土壤因素
   土壤的厚度、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生长效果。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耕作于25cm深处的肥沃土壤,当常规土壤条件没有满足小麦的生长要求时非常容易造成小麦产量降低。除此之外,土壤还要具有一定的松紧程度,保证小麦生长温度、湿度符合其生长要求。但是许多农民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上述问题进行重视,最终导致小麦产量受到制约。
   1.3 施肥因素
   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没有对小麦生产的实际需要量进行分析就盲目施加氮肥,这种状况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磷及钾肥含量降低,造成小麦营养过于旺盛,导致小麦在生产的过程中两极分化推迟,造成小麦抗倒伏的效果大幅降低。
   1.4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导致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当初冬温度过高时小麦的生产期会明显间断,当小麦成长前期温度过高时,小麦的有效分蘖期会大幅缩短,导致成穗效果受到制约。小麦在阴雨天气较多的环境中非常容易出现茎秆减弱现象,导致倒伏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这种状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产量。
   2 小麦高产的解决措施
   2.1 选取优质小麦品种
   在对小麦品种进行选取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对农民进行小麦知识普及,对小麦的品种、种植方式、环境、性能等进行全方位讲解,确保农民能够提升的小麦品种的认识。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对本地区优质的小麦品种进行分析及研究,合理选取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高产矮杆品种,从根本上提升小麦的产量。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对小麦的综合抗病效果进行观察,尤其是对高产地块的小麦抗病效果进行研究,依照研究结果对小麦品种进行选取,对农民进行正确农作指导。
   2.2 提升农田地质质量
   在整地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适当选取深耕技术,保证耕地深度在18~22cm之间,确保从根本程度上提升土壤的蓄水及供肥能力,改善土壤主体质量。单一旋耕的过程中要将土地至少耕作3便,确保提升耕作的质量。耕地过程中要保持耕地地面的平整度,观察耕地后是否存在明暗坷垃、土壤上虚下实的状况。要对播种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将撒种改为机器播种,确保适时、适量播种,提升播种的质量和效果。除此之外,在播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播种的机器进行合理选取,做到毛、腰、丰内三沟配套,提升播种有效性。
   2.3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针对当前的农业收入状况对小麦作物种植进行合理调节。相关资料显示:种植小麦每667㎡地的年收入仅500元左右,远远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因此,在对农业生产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国家应该适当提升小麦的收购价,对小麦农作物生产人员进行补贴提升。国家要从根本上提升对小麦种植的认识,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到小麦种植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要通过各种惠农、惠民政策,对小麦生产的各项补贴操作进行落实,完成国家的各项现有补贴,改善小麦的种植现状。
   2.4 增强相关配套服务
   在对小麦生产进行指导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加强对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教育,确保农民能够依照科学的培养方案及方法进行小麦种植。有关部门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宣传和技术教育,通过各种操作及渠道对农民进行小麦种植、生产指导,保证提升种植水平。有关部门可以依托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初步宣传教育,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及实地咨询,为农民种植小麦打开方便之门。除此之外,在进行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建设指导性示范地点,指导农民进行正确的小麦种植,提升小麦种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善小麦的主体种植效果。相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对水利资源的调度,积极进行抗旱应对措施处理,进一步改善小麦种植的质量。
   3 总结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对小麦高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及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小麦生产的效益。要对小麦生产中的各项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降低干旱、阴雨、低温等导致的小麦倒伏、穗粒不饱现象。要对小麦生产中的生产操作及生产过程进行明确和技术指导,保证农民能够在田间实现科学作业,提升小麦生产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管家祥, 关景红. 凤台县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14):109-110.
   [2] 李舜姬, 关东山, 许纪东. 豫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限制因素与应对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12,6(6):42-43.
   [3] 赵朝阳. 小麦冬前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21):25-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