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技能竞赛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技能竞赛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日期: 2014/4/5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熊宝清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不断改革,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并且得到了良好、快速的发展。中职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得到了重视。主要对技能竞赛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技能竞赛 教师队伍
  
   随着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而且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国际化,许多大学在师资引进和培养上逐渐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因此将现有的教师队伍建设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变很重要。中职学校拥有自己的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相关专业技能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创办成功的重要保证。
   1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含义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又有专业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或者教学经验。“双师型”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的叠加,而是要求能够像教师那样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像有专业技能的“师傅”一样教导学生如何去实际操作,并且能够让学生能够学会。
   2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技能素质水平低
   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教育意识淡薄,加上一些学校的教学环境较差与教学设施不健全,教师教学缺乏动力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只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不注重教学质量,学生从教师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有限。教师自身不注重技能的培训,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低。
   2.2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技能培养重视度不高
   由于相关的中职教育发展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中职教育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重视,对技能训练也不重视。中职教育发展经费严重短缺,对教师的培养经费也严重短缺,从而极严重的限制了双师型教师模式的发展,双师型教师发展缓慢。
   2.3编制原因
   我国对中职学校教师的人事编制限制较为严格,导致中职学校教师人才缺乏。比如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中职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原本具有专业技能的授课教师数量非常少,而且年龄偏大,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认识不足,很难符合双师型教师的选拔标准。以上的种种缺陷导致我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数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不统一
   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每一个区域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不同,而且没有相关的部门标准来鉴定。部分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学历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只注重双证资格的取得,其中的掺假性很高,而原本重要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不到大的进步。
   3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影响
   3.1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参加技能竞赛,不仅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学理念也得到了转变,不再是传统的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自然也得到提高。
   3.2技能竞赛为专业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根据调查显示,占大多数比例的教师对技能比赛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大多数的教师也都愿意积极参加省、市开展的技能竞赛。通过比赛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与同行业的或者朋友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比赛是一个能够检验自己的技能水平,发现自身不足,与别人的差距的活动。但最主要的竞赛的好处是能够加强中职学校之间或者教师之间的业务素质交流。
   3.3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技能水平得到发展
   通过技能竞赛的举办,学校认识到教师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开始注重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而且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认识到原本的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着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素质,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
   4创设技能竞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要载体
   4.1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中职学校应该认真贯彻有关教师及教育的法律法规,让教师加强对教学技能的重视,也加强教师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为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制度化、常规化的基础。
   4.2对中职学校考核中设立“双师型”教师建设指标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在中职教师考核中也没有设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标,教育部门对个中职学校设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标达不到要求,教育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督促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3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中职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前提要不影响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和教师的特色。比如讲学校比作为一个企业,那么教师就是管理阶层,学生就是员工。企业应该组织管理阶层深入基层实践,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更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4.4组织教师参加技能考核
   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国家教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来考核学校教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考核,以此作为年度教师评判参考项之一。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力,从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能考核,促使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5总结
   加强技能竞赛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培养重要人才的重要保障,通过技能竞赛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推动我国的中职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兰小云.浅谈我国高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本质回归[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2012,12(4):55-56.
   [2] 荣秋生.新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7(31):57-59.
   [3]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育,2010,15(1):55-56.
   拟出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上
   作者简介:熊宝清,男,1974.12,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编了国家和江苏省推荐教材《电工技术》,参与了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立项课题《技能竞赛背景下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