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

日期: 2014/4/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金融系 汤碧杰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产业规模以及信息交流方面产业集群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很容易做到。通过对产业群结构的调整,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也能够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关键词】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发展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产业集群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不达标排放,这样很难做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一直贯彻的经济发展方针,要力求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增强对环境的保护。
   1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传统的农耕劳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因此工业经济到来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此同时人们就忽略了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以台湾著名的新竹工业园区的发展为例。人们只是看到了新竹工业园区的成功而忽略了新竹工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化学物质的排放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内地,许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以我国皮毛加工工业聚集地的辛集市为例。皮毛加工产生了大量的废料污染,还有化学药剂的排放都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产业集群进行生态理念的贯彻,产业集群发展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源,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居住地。因此要重视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生物群落对产业集群的启示
   2.1产业集群对生物群落的相似性
   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有着相似性,体现在都是较弱的个体以群居的方式获得生存并且增强整体生存能力,都具备着内部的组织能力和受外界环境影响时产生的应变能力。在产业集群的内部个体之间的联系与共存,在相同类产业之间信息交流的一体化。在生物群体生存演化的过程中就是源源不断的把原始底物转化为代谢废物的过程,而当废物累计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生物群落的生存就会产生威胁,对生物群落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2.2生物群落和产业集群的进化目标——资源循环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立在大量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之上,只知道一味的发展经济从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等规律,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而生态系统最初的生存也是单纯的获取底物并排放代谢物质的过程,就像产业经济发展的开采资源和排放废料的发展模式。在生态系统与产业经济的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要走由一级向三级进化的过程的道路。而产业经济发展要根据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和生态有机循环机理来发展经济,达到产业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破坏,协调好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2.3产业集群在循环经济中的优势
   (1)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同类型的产业一般在污染物排放种类上有很大的相似度,这样就为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便利。从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将产业集群内部的同类型排放物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这样既可以是废物得到了再利用,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产值,贯彻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2)产业集群的学习机制。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企业的发展与信息之间的交流,企业会逐渐认识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资源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企业之间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创新。
   3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分类引导
   3.1产业集群分类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将产业群分为成长型产业集群和成熟型产业集群。而成长型产业集群又分为同构型产业集群和异构型产业集群。成熟型产业集群分为共生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主导产业群。其中成长型产业集群处于产业发展的前期,具有企业内部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同行业之间存在着竞争等发展特点。而成熟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流广泛,联系加强。企业之间能够互补、合作。
   3.2产业集群引导
   由于产业集群发展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应该结合各自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集群引导。
   (1)同构型产业集群。同构型产业发展可以将配套设施共享,加强信息交流。政府将企业分散的用电镀集中起来,将污染物集中起来处理,解决废弃排放问题。
   (2)异构型产业集群。加强资源之间的共享。
   (3)共生型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完善已有的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生产共生网络。比如木材加工和家具厂之间的联系,利用家具生产中的木屑再合成木板提供给家具厂利用,节约木材资源。
   (4)产业链主导型产业群。形成核心主导产业,纵向延伸主导产业链。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围绕主导核心产业纵向延伸产业链,发展核心产业群中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其实产业集群发展与生物群体之间的生存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弱小的个体以群聚的方式生存并形成强大生存模式,二者在资源利用方面相似,因此都需要向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改善。
   4总结
   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不仅有利于解决集群产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总而言之,在重视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应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的贯彻,提升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华茂.循环经济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10,17(5):52-53.
   [2] 姚俊华.论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双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J].中外企业家,2011,16(19):67-68
   [3] 徐慧娟.服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循环经济[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18):56-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