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激发兴趣, 打造中职物理高效课堂

激发兴趣, 打造中职物理高效课堂

日期: 2014/4/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扬州市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唐 亮

内容摘要:如何让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厚的中职学生也能拥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作为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师就必须注重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每个细节、潜心做好每个教学设计、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物理课堂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课堂高效接收知识,在课堂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 中职 兴趣 物理 高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依赖于兴趣。”目前在中职学校,学生不仅担负着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而且还要担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思想上存在着轻视文化课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倾向,普遍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中职物理的学习兴趣尤其不高。高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协调发展。如何在中职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获得显著发展,促进学生对其它学科也能进行高效学习?这就需要物理教师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到出其不意、耐人寻味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去打造高效中职物理课堂。
   一、 精心设计 调动兴趣
   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打造一节高效的中职物理课,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教学氛围,一堂课的开场白设计不仅为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同时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起始点、教学方式和教学程序;而且事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调动,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效果取得,精彩的开场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整堂课的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反之如果开场白设计得不够精彩,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够明确,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精心设计的精彩的开场白,让学生从一上课就开始充满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刚刚开始一节课的教学时,要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用充满激情和风趣幽默的语言,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巧妙的使用好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无论是对整个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还是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这些都为学生后续新知的学习和理解大有帮助,这样往往能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中职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部分,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内容不是空洞乏味的,例如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在学习光学内容全反射这节时,可以用2700多年前西周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再到现代的光纤通信导入新课;选择那些生活中学生可能会经历的生活现象或发生的重要事件为新课导入在学习宇宙速度时,以曾经发射的“神九” 、“神十”为例;学习力的合成内容时,利用课外实例:两个人各用一只手抬沙袋,离得近省力还是离得远省力,让学生充满好奇心,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特意渗透一些自然现象、实验现象,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其中的原理,通过学生主动抢着各抒己见,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也可以通过书本生动的插图,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动手实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新课的引入有很多方法,关键是教师如何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枯燥、抽象的理论课变得生动、直观,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了“我能行”的求知欲望。
   二 、结合特点 调动积极性 
   物理学科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的内容是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自然界无穷的奥秘蕴藏在普遍的物理现象中、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等特点,同时物理学科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中职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两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大部分已经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他们往往对物理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引领学生,关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引导他们从中发掘出蕴含的物理问题,及时的启发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讨论和探究获得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中职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自然而然对物理学科就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发掘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解释这些物理现象,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知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比如为了掌握光在同一种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我让学生联系去年出现的日食现象和今年发射的神十的发射和回收等问题,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感觉生活离不开物理,不少学生课后还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慢慢加深对学生物理的兴趣的培养。物理这门学科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那些已经对文化课不感学习兴趣的中职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积极调动他们探索物理的乐趣。
   三、 设置悬念 提高 效率
   古人陆九渊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这句话很有道理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悬念,故意让学生轻松获得答案,让学生对结果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悬念设置的巧妙得当,能够让学生处于短暂的困惑状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求解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师所讲的知识上,往往能够迅速接受新的知识要点。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一节课在任何环节都可以设置悬念,教师往往可以将悬念设置于新课内容的开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较快的进入学习新知识状态,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比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电梯外有信号而电梯内手机却没有信号?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点燃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他们自然会对老师所要讲的知识产生兴趣,通过的悬念引入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适过程中设置悬念,教学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往往会产生学习懈怠,注意力分散,此时老师要适时提出一些疑问,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听课效果。在新课结束前也可以设置一些悬念,通过新的疑问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激情,即使教师不布置预习,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渴望知道究竟,也会带着疑问主动翻阅书本,或通过上网、图书馆等途径去一探究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好的避免了学生被动学习,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结合专业 激发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对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更感兴趣,很多学生认为来职业学校目的就是学技能,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无所谓。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上,积极挖掘物理课程与其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物理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和各专业技能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机电专业班级上课,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机电技术及应用方面的操作维护技能型人才,学生将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遇到《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都将或多或少的应用到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所以物理是机电类专业基础的基础,教师应抓住相关课程的联系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另外物理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所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机电类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机电专业的讲座,让学生知道机电专业对不同工种的要求。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机电专业的前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这样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其他专业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亦如此,这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去做到主动挖掘和发现,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让那些对学习有点厌恶的中职学生也能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作为中职学校要拥有高效课堂,作为物理教师就必须注重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每个细节、潜心做好每个教学设计、把握每个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物理课堂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高效的接收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精品课堂,才能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朱长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
   [4]郝贵有. 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 科技资讯, 2006,(02) .
   [5]李岩莉.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6]丁春海.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8) . [7]高传富.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 考试周刊, 2007,(12)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