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研究

日期: 2014/1/20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万合永总校 陈晓琴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意义,并通过教学实例给出了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需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沉重影响,高分低能的学生不仅在大学里有,在小学里也有。主要表现在试卷上得高分,但是这些优秀的学生见到生人就躲起来不敢说话,在课堂上唯恐老师提问到他,被提问后也是很难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主流,小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并充分了解到,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身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
   1.2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
   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有着越来越广泛的沟通,而良好的沟通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比较优秀的听说能力。无论是简单地生存,还是要高质量地生活和高标准的工作,都离不开要倾听别人说话,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仅需要我们将对方的语意理解得“恰到好处”,而且要有能力“恰到好处”地把握准确对方语言背后蕴含的深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自己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尤其是一些不方便直说的内容,要能够通过一定的说话艺术,“恰到好处”地把意思表达出来让对方完全心领神会。
   1.3思维训练的强化需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
   要做到上文中所说的“恰到好处”,具有比较优秀的听说能力,就需要一个很好的思维处理。无论是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还是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都要有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听说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而听说能力培养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口头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有从容的思考和整理时间,口头的语言稍纵即逝,没有时间让人去认真推敲用词是否合理,一旦用错了又没有机会进行修改,所以口头语言的表述要求表述者必须思维更加敏捷、准确才行。
   2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2.1通过描述古诗词,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和渠道很多,通过描述古诗词来培养小学生听说能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中,孟浩然的《春晓》这一课的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笔者给出的词语解释试着把这首诗一句一句地直译出来,然后向学生详细地讲解这首诗的意思,直到学生能够把这首诗的每一句的意思都能说出来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里表达的意思大声地讲给同学们听。然后再进行拓展式的教学,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春天里,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是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以上的教学,笔者发现,不仅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古诗词,而且还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2.2通过看图说话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看图说话是低年段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视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非常有效。因为,看着图中画出来的内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够降低语言训练的难度。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中的《观猴》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不要急着说话。要看清楚了画的内容,然后在心里把你看到的内容描述出来。在学生准备了五分钟后,笔者在让学生针对教材中的图片的内容,结合自己在公园、在街头、在电视里看猴子的情景,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可以从看到猴子的动作,猴子的叫声,猴子的表情某一个方面来说,说得通顺就可以。这节课,笔者没有说得太多,只是把学生的表达导向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给了学生充分表述的空间,充分发挥,大胆去讲。使平日里不太敢说话的学生,也踊跃发言,课堂教学效果甚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2.3通过课本剧表演,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听说能力训练内容。许多课程内容都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得到训练。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中《借书》一课的教学时,便让左右相邻的同学之间,各扮演借书的同学和阅览室的老师,按自己借书时的情景进行表演就可以。要求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还要听清楚对方说话的意思。然后细读课文,按照课文里的内容再进行一次表演。这样让学生进入角色,有说有演,有语言有动作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在彼此互动中很好地培养了听说能力。
   2.4通过讲述熟悉的内容,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有着相对比较强的描述能力。因此,借助于讲述熟悉的事物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蜗牛》一课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所描述的蜗牛,再联想自己眼里的蜗牛,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蜗牛给老师听。因为蜗牛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他们也没少把玩蜗牛,有的孩子甚至还在家里养过蜗牛,对蜗牛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有过非常近距离的接触,所以他们讲起来非常流利。笔者在学生们讲述过程中,纠正了他们过于口语化的描述,过于通俗化的描述,过于地方化的语言。让学生们知道,与人沟通时,会遇上其他地域的人,所以要少用或不用方言。如此处理教材, 大大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得到有效落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听说能力训练的素材,需要教师用心地去挖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策略有很多,除了上述一些之外,还可以通过朗诵比赛,阅读比赛,演讲比赛,课前朗读两分钟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孝英.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9).
   [2]武小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科育.教学,2011(04).
   [3]李建梅.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J].时代报告,2011(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