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Blog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Blog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10/6/5 浏览: 19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姚 晨

邮编:314500 浙江省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 要】 近年来,Blog风靡因特网世界,备受网民的青睐,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Blog作了概述,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技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述Blog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Blog;信息技术;教学

曾几何时,一句“今天,你QQ了吗?”成了网络时代的问候语。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今天,你Blog了吗?”,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Blog正在以它独特的优势迅猛发展,并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学海网

一、什么是Blog
Blog全称是Weblog,音译为“博客”,中文意思是网上日志,主要用于个人发布网上日志。通常将发布日志的人称为Blogger,也称为“博客。”所以“博客”有两层意思,一是网络日志本身,另一个就是发布网络日志的人。Blog最普通的定义是:基于网络的按时间顺序组织内容、表达个人思想并能即时更新的一种出版方式。
Blog简单易用,技术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开辟自己的博客,并随意写下自己的思想。通过每天的资料整理与抒写,会在无形中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博客作为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和新的信息交流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的教育意义在于将互联网从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博客已经成为继课件、积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
二、Blog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Blog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1)任务呈现的工具
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都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将任务快捷有效地呈现给学生呢?利用大屏幕投影显示,受设备因素制约,学生不一定能看得到、看得清;使用电子教室,影响学生的操作,效果不佳;制作教学网站,费时耗力,功能不完善,重复利用率低。现在利用博客,我们可以将每堂课的任务提前发布在博客上,学生只要打开博客便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因为博客是以网页形式显示的,学生容易操作,另外与以往单调的文字内容相比,丰富的页面学生也更乐于接受。有时候需要将一些文件传送给学生,博客也可以很方便的解决,只要将相关文件上传,再在日志中设置一下“超链接”即可。
(2)学习评价的工具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Blog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工具,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第一,自我评价,即把Blog作为个人反思的工具。例如:在课的尾声,老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用“三言两语”写一下这节课得失。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去反思,而不是课堂小结时流于形式,学生“人云亦云”。第二,外部评价。学生将每课的作业上传至“我的作品”(类别),老师和同学通过“回复”对作品进行评价。第三,过程性评价。Blog是按时间顺序组织的,每一篇内容就是过程评价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Blog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3)在线答疑的工具
博客可以实现网络用户间的非实时交互,克服了面对面答疑方式的局限性,使传统的面对面答疑方式得以延伸。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答疑不再受时空的约束,无论是信息技术课堂中还是课余,只要利用身边已上网的计算机,学生可以利用博客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查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师生在博客上提问、答疑解惑,既可以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又可以在相关的评论中获得更多的帮助。
2.Blog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于一些相关的前因后果、背景资料往往只是“轻描谈写”,这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搜集、整理在博客上供学生浏览学习,使学生获得丰富、完备的知识。
对于学生中的电脑高手,教师还可以在博客中设置“加油站”(类别),提供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供他们自我提高。如:学习《名片DIY》一课时,教师在“加油站”中发布“如何让我的名片更有个性”,来启发学生美化名片。一部分操作比较好的学生将“自选图形”、“剪贴画”、“艺术字”运用到自己的名片中,制作出的名片美观实用且个性十足,“加油站”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网络是知识的海洋,多数情况下,学生还需要自己去上网获取各种信息。但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都不是很强,他们往往不会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通过博客发布一些参考资料的链接,将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就可以帮助他们摄取有价值的信息,减少在网络中“大浪淘沙”,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3.博客为信息技术教学搭建协作交流的活动平台
博客的网络环境为学生协作交流提供了友好的平台,小组成员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学习资料放到博客中供全体成员交流和评价,也可以将搜索整理到的学习资料与其他小组共享,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旅游计划书》一课时,教师先将“北京七日游”这一话题发布到博客上,出示这节课的任务,制作一份旅游计划书。在明确要求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有关的资料(如:交通工具、景点、住宿……),并把找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到自己的博客上,和他人分享、交流。然后由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并通过阅读其他小组的学习资料,逐步修正形成旅游计划书。

Blog的出现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教学模式创新带来新的思路。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技术,自始至终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Blog有其自身的不足,也受制于许多客观条件,我们在给予她大量热情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反思,避免走入了应用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与展望.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J].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05.7
[2]李默.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J].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06.6
[3]周华杰.教育Blog应用的局限和发展方向.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J].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05.6
[4]陈敬宏.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B/OL].http://research.blogchina.com/343250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