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班级的管理

新班级的管理

日期: 2010/6/4 浏览: 17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顾美娟

摘 要:新生入学后前一、二个月中的班风建设是建立一个良好班级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如何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以及班风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班级 班风建设 现象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关键在于新生入学后的一、二个月中的班风建设。新生入校后会面临好多新的事情、新的困惑。首先是远离亲人和熟悉的同学进入一个新环境,一切都很陌生,而且,大多数同学在初中时吃、住在家中,而现在有大部分学生却要吃、住在校,生活自理,从而生活上感到不适应;其次入学后学生会发现学校环境、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还有各科知识与初中基础知识之间有较大的梯度,在学习上感到不适应。

学海网
这一切迫切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来对学生产生凝聚力,使学生很快从这些困境中走出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
一、如何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为班风建设打好基础
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家”。新生(特别是住宿学生)离家来校,进入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不适应,很需要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家”,这个“家”就是班级,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因此新生入学时,作为班主任,我首先仔细查阅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争取记住每个学生的一、二个重要特点,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当同学的面不经意地说出他们的特点,这点对学生的鼓舞、激励作用很大,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很关心自己的,便产生与班主任的亲近感,为下一步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务项规章制度。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向全体学生提出班级纪律要求。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光荣传统、好人好事、校风、教风、学风情况,并讲清楚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都是由规章制度作保障。通过宣讲解释加强班风建设的宣传气氛,形成舆论,提高全班学生对培养良好班风的认识,自觉接受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思想意识中形成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风建设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人人努力齐心协力,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第三、培养班级的骨干,确立班干部队伍。通过对学生档案排查摸底,确定出部分过去学习较好、守纪律、热心为他人服务的同学作为培养对象,使这些同学率先接受班级管理的要求,成为班班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为大多数同学树立榜样。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对他们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不要错过,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以使这些骨干同学在班级中很快显示出来,树立他们在班级和同学中威信,而这种威信又能督促他们更进一步自觉自愿为同学服务,使这种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班风建设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上基本工作的贯穿实施,接下来就是班风建设了,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关键,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全班大多数同学在班级这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而班风建设依赖于班主任长期督促检查,养成习惯使其成为自然。发挥班风的积极教育动能,使大多数同学趋向自觉性、稳定性。长期坚持要从纪律教育抓起,一旦纪律松懈,班风就会混乱,而混乱以后再次治理就非常困难。
1、上自习乱讲话现象
这种现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违纪现象。而这种现象一旦任其发展,形成风气,就有很大的破坏力,使班级凝聚力下降。因此必须规定自习不准说话,在自习上任何说话行为都是不允许存在的,班主任在管理上不能心慈手软,网开一面。这个过程需要值班老师的管理,需要班干部的管理,更需要班主任勤检查、勤阻止,把讲话的危害讲清楚,把“讲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2、迟到、早退、请假现象
迟到现象主要存在于早操、早自习、饭后等时间,而早退一般存在于集体活动、清洁卫生等活动结束前。这种现象首先在个别学生中出现,并且像传染病一样逐步蔓延、扩散。这种现象既影响班级的外在形象,更会对良好班风形成产生消极作用。如果出现迟到,早退现象班主任要问清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目的要学生自己的行为会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对于请假现象也要从严掌握,有些学生会以自己有病、家中有事等理由请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学生请假时,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核实情况。对于病假,要有医生的诊断证明,并坚持三级把关,从严控制学生的请假行为。
3、抄袭作业现象
对于作业,要求科代表每天收缴作业时检查是否交齐,报告科任老师,如作业中出现抄袭现象,由科任老师处理,学习委员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对抄袭作业的学生逐个过问,提出今后改正的具体措施,对几次出现抄袭作业的学生与家长及时联系共同教育帮助改正。
4、贪小便宜现象
学生中有时会出现丢失学习用品、菜票、现金等现象,对班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首先让学生尽量保管好自己较为贵重的东西。再则,在班内讲清贪小便宜行为的危害,小到会班级中被同学孤立,大到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并鼓励有贪小便宜行为的同学把拿到别人的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回原处,或者放到失物者能看到的地方。若查清是某位同学干的,要在最小范围内解决问题,给该同学留有自尊,促其自爱。
考入职业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成绩较差,同时行为也较差。到了一个新环境中,这种不良习惯会在短期的潜伏过后逐步暴露出来,如果不严加约束,会很快对班风形成冲击,进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倒退。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要做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因为他们行为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根本的转变。在工作中,班主任切忌简单粗暴,粗暴的批评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而且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因此,我很注意教育方法,尽量找出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让学生在表扬声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势。通过实践我感觉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班风建设是一项群体活动,是班级管理的永恒的主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多头并进、常抓不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