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日期: 2010-6-5 6:37:4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本站编辑

陶 秀 清 (黄石理工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3)
摘 要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创新能力

1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欲望
对科学技术不断探索的欲望,是创新的动力,也是个人最终能否成为创新人才的关键。因为创新的欲望是内因外在的表现,其主要表现在对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对知识孜孜不倦钻研的态度,战胜在科学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毅力。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海网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欲望呢?最根本的一条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个校园环境不单指自然环境,它应该是学校“硬”条件、“软”条件在质上的外在体现,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含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教育,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二是对科学知识的交流与探索,这个交流,包括教师与同学之间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学生与专家之间交流等,通过交流,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入门——科学知识之门,以培养他们正确思维方式,才能使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热点”问题、“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第二,用科研激发创新欲望。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多为同学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因为科研实践活动常常是创新的源泉,创意的火花有时闪现于对生产现象的洞察和实践活动之中。目前,学校尽管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机会,如课程设计、实习阶段、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问题是“量”不足、“质”不够。“量”不足主要指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真正搞科研比重不大,重知识传授,淡化大学科研能力培养。“质”不够主要表现在学术价值不高,如毕业设计,存在“假”、“空”的现象。因此,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强化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用科研激发他们创新欲望。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也是打开大学生创新欲望又一把钥匙。因为素质教育强调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欲望。
第四,要解除大学应试教育“枷锁”,使大学生真正有创新欲望的空间。
2 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具备知识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基础牢不牢。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历来是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培养创新能力尤显重要。
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应充分体现其科学性、时代性、实际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要合理,“量”适度;时代性主要指知识要具有先进性,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实际性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要适合国情。体现在实际操作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处理好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一般教育三者之间关系;处理好传统知识,现代科学知识、高新技术之间关系;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关系。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是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的关键。
3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培养有创见的并能通过实践产生有社会价值新成果的思维方式。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等创造性活动,归根到底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抓住创造性思维这个核心。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探索性,表现为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具有独立性,指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践中能提出独具卓识的新见解;多向性,指善于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仅善于顺向思维,还应善于逆向思维;跨越性,在思维过程中要善于加大联想跨度和转换跨度;综合性,指思维综合能力,即在分析材料基础上要善于统畴。
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引导树立正确高尚的创作动力;注重科学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勤于思考,使其养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习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教育学生任何知识在其应用时有其局限性;加强讨论,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培养他们创造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4 建立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新体制
个性,是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的总和。尽管大学生在同一所校园受教育,由于个人生理条件、兴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个性。个性反映在科学领域,表现出个人对某一科学领域的“偏爱”,这种“偏爱”,事实上是大学生个人在科学领域对某一学科初级阶段的选题,也是创新目标的“初恋”。千百万个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将汇成促进科学事业发展的交响曲。
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一定要建立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新体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打破传统指令性分配专业学习的体制,建立尊重志愿、个人择业与引导相结合的专业学习体制,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专业学习环境;另外,正确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科学研究活动,达到筛选、确定目标的目的;最后,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不仅要达到“厚”、“宽”的要求,还应该要求“精”,这个“精”,是针对大学生主攻科研目标的所需知识而言,如果没有某方面足够“精”的知识,就不能构成自己的“个性”。
5 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近几年来,黄石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2007年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金奖七名,银奖三名;全国大学生各种比赛有四十名同学获奖;全省各种比赛有九十二名同学获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校科技文化氛围的形成。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大学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来。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要肩负起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明确自身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即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同学们产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激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对参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要奖励适当的学分,并应在研究生录取中予以充分地考虑。再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协会的作用,以协会为核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途径、多层面的科普和学术科技活动。如组织科技文化节、论文报告会、科技作品竞赛、展览等,组织科普、专业讲座等,组织大学生科技下乡活动等,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
总之,21世纪是个竞争与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意识,激发科研热情和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返回顶部